ID: 22306504

7.2物质溶解的量 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8813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物质,溶解,课件,3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2节 物质溶解的量 1.一定量的水可以溶解多少食盐呢 如何衡量物质溶解的量是多少呢 2.为什么打开汽水瓶盖的时候会有气泡冒出来呢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硝酸钾可以溶于水 但在一定温度下 他溶解的量是否有限度呢? 我没吃饱 我刚好饱了 我吃饱了 我 是 不饱和溶液 我刚好是 饱和溶液 我 是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减少溶剂或冷却 增加溶剂或升温 注意:上述结论只适合于大多数随温度升高、一定量溶剂中溶解量不断增多的固体物质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 条 件: 一定温度 标 准: 100g 溶液状态: 饱和状态 单 位: 质量(克) 实验证明:在20℃时,100g水最多溶解34g氯化钾,34g就是20℃时氯化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如图 7.2-5 )。 由此可得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其中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根据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大小,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又称为溶解性)分为以下等级(见表7-3) 其中难溶物质习惯上叫作“不溶”物质。 例如,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通常就把它看作是不溶物质,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不溶 请你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见表7-4),在坐标纸上绘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解度曲线。 讨论与交流 >>> 1.根据以上曲线,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其含义是什么 2.5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根据曲线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讨论与交流 >>> 3.图 7.2-6 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由此看来,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并不相同。 图7-10 是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你应当知道 ①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如)____+(列出三种物质名称) ②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如氯化钠。 ③此外,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如氢氧化钙、硫酸锂.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 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由于称量气体质量比较困难,所以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体积来表示,即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如在20℃时,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15 就是指在压强为101.3kPa和温度20℃时,1体积的水中最多能溶解0.015体积的氮气。 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除了跟气体本身和溶剂种类有关外,还跟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有关。 给冷水加热,在水还没有沸腾之前以看到有气泡从水中逸出。这是因为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而空气在热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所以部分空气形成气泡逸出。 本节“问题探讨2”中一打开汽水瓶盖就会冒出大量气泡的原因是工业上制汽水时,利用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 当汽水瓶盖打开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因此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如果想要使汽水冒出更多的气泡,除可采用振荡或搅拌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气体溶解度的五要素: 1.压强101.3 kPa 2.一定温度 3.1体积的溶剂 4.达到饱和状态 5.气体体积 思路与方法导引 >>> 定性和定量的视角 我们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来描述溶液 定性视角 定量视角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可以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绘制出溶解度曲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