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 章 人与环境 第 1 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 学 设 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 4 章第 1 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教材 重点介绍了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探讨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本部分 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次位概念“2.4.1 探讨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进而加 深对重要概念“2.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 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和大概念“2 生态系 统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影响, 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生 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的理解。生态足迹这一概念的引入, 更加形象地表征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 同时产生向地 球排放的废物, 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 力。此外, 教材设置了一个“思考·讨论 ”,引导学学生通过对“世界人口动态 ”“生 态超载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以及“我国生态赤字 ”等资料的分析,探 讨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 理解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同时了解我国人口基数大、生态赤字给我国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 理解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过“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为本节内容的 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此外, 我国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学生也经常从 各类新闻媒体中获得相关信息,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有一定的理解。但是, 学生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解基本 上都是在感性层面上,理性分析的意识不足。本节中要过生态足迹的相关分析, 不仅要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解, 还要发展学生用更加科学的思维方法认 识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习重难点 ( 生态足迹 概念&内容 计算 思考讨论 ) ( 生态承载力 概念 提升措施 ) ( 生态赤字 与 生态盈余 ) ( 作业 布置 ) 1.教学重点 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2.教学难点 分析生态足迹,理解生态赤字、生态盈余等概念。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 五、学习目标 1.分析生态足迹的概念, 模拟计算生态足迹, 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进而发展学生的稳态与平衡观、生态观等生命观念。 2.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讨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给学生利用系统 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3.通过搜集生态足迹方面的资料,培养学生通过调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分享意识,更加全面的完善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4.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使学生自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观念, 认识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 ”的 社会责任感。 六、课时设计思路 ( 课堂导入 单元引入 本节引入 ) 七、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单元引入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类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 认识人类对自然 态度的转变, 理解 “人定胜天 ”的 观念指引下我们 识有区别,通过分析“人定 胜天 ”的思想带来的一系列 生态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 “应该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态 度面对自然 ”这一问题的思 考,进而引入本章。 我们现在面临的 问题。 出现了一系列的 问题,激发学生反 思人类目前存在 的问题。 本节引入 今天这堂课,就先从人类自 身出发,看一看人类活动对 生态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要求学生思考“今天我的生 活消耗了哪些资源? ”请按 照示例填写,并与同桌进行 比较,看看谁消耗的资源多。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填写。 引出谁消耗的更多的争论。 引导学生发现了,之所以会 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