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8546

江苏省扬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日期:2025-05-1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097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苏省,开学,答案,试卷,化学,摸底
  • cover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题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 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产品的原料 B.用碳素笔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 C.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D.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取氧气 B.称取氯化钠 C.取用粉状药品 D.将混合液倒入过滤器过滤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罩着的干燥小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4.我国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如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是一种金属元素 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C.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D.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黄铜和纯铜相互刻划,黄铜表面留有划痕 B.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主要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红磷不足会使实验结果偏大 6.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焚烧秸秆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形成霾 可吸入颗粒物分子不断运动 B 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 苯由离子构成 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 空气中的各种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D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7.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尼古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7:5 C.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 D.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3% 8.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10 5 12 20 反应后质量 8 5 30 x (1)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8 (2)x=16 (3)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4)乙可能是催化剂 (5)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16。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的鉴别 B.环保知识 ①硫酸铜溶液和水:看颜色 ②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木条 ①减缓“温室效应”:大量植树造林 ②减少雾霾:用燃烧法处理秸秆 C.物质的微观构成 D.化学史 ①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②铜由铜原子构成 ①最早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成分:拉瓦锡 ②发现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由于金属锌比铁活泼,所以它们与酸反应时锌产生氢气的速率一定大 B.由于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C.因为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11.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C.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