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口语交际主题“注意说话的语气”紧扣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语文学习需求。在日常交流中,学生虽能基本表达想法,但常因未注意语气,导致沟通不畅或引发矛盾。教材通过创设多样生活情境,如向同学借东西、请别人帮忙等,引导学生明白不同语气带来的不同效果,让他们意识到恰当语气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为今后口语表达及社会交往奠定基础。教材图文并茂,以直观画面呈现情境,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助力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辨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如命令、请求、商量等语气的差异。 学会在不同交际情境下,运用恰当、礼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需求,说话时能做到语调自然、音量适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情境图、模拟表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反思、总结,逐步掌握根据对象、场合调整说话语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交流的习惯,感受礼貌用语、恰当语气带来的和谐人际关系,懂得尊重他人。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切实体会不同语气产生的不同效果,学会使用礼貌、恰当的语气进行交流。 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自然流畅地表达需求,如请求别人帮忙时把话说清楚、说得体。 教学难点 针对不同性格、熟悉程度的交流对象,快速且精准地选择合适的语气与措辞,提升口语交际的灵活性与应变性。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多元、贴近生活的交际情境,如校园场景、家庭场景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不同语气的运用,激发表达欲望。 角色扮演法:安排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语气的理解,锻炼口语表达及交际应对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各环节,通过巧妙提问、引导思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口语交际规律,培养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促进思维碰撞,培养合作精神,分享彼此经验,拓宽口语交际思路。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呈现一幅小朋友在图书馆皱着眉头大声说话,旁人面露不悦的画面。 提问引导: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你们觉得这位小朋友的做法对吗?假如你在图书馆,旁边有人这样大声说话,你心里会怎么想? 学生发言: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感受,如觉得吵闹、不礼貌,影响别人看书等。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对,在不同地方,我们说话的方式特别重要,要是语气不好,就会让别人不舒服。今天咱们就来学学“注意说话的语气”,一起当个会好好说话的小能手!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且具冲突性的图片,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从熟悉的图书馆场景切入,引发情感共鸣,让学生初步感知说话语气不当的负面影响,自然导入新课主题。 情境探究,感受语气差异 情境一:借橡皮 展示教材情境图:图中一位同学低着头,表情着急,对同桌说:“喂,把你的橡皮给我用用!”同桌一脸不情愿。 教师旁白:同学们,瞧瞧这两位同学,发生什么事儿啦?谁来模仿一下他们说话,像图里这样就行。 学生模仿: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模仿,着重展现语气语调。 引导思考:被借橡皮的同学,你不太乐意借,是为啥呀?借橡皮的同学,你看同桌不太想借,是不是跟你说话的样子有关? 学生交流:同桌可能会说借东西的语气太生硬,像在命令;借橡皮的同学反思自己不够礼貌。 教师启发:那咱们换种说法试试,怎么说能让同桌开开心心把橡皮借你? 学生再表达:如“同桌,我不小心忘带橡皮了,能借我用一下吗?用完马上还你。”引导体会新语气的温和、礼貌。 情境二:请妈妈帮忙 讲述情境:小明想看电视,发现遥控器电池没电了,他对在厨房忙碌的妈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