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9745

1 观潮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2-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93194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观潮,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 观潮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初 读 课 文 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盐官镇 薄雾 据说 屹立 大堤 字词闯关 踮脚 顿时 横贯 霎时 闷雷 yán yì bó báo bó 薄饼 薄荷 单薄 dùn guàn shà mèn diǎn mèn mēn 闷闷不乐 闷热 字词闯关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水天相接 齐头并进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震耳欲聋 闷雷滚动 漫天卷地 浩浩荡荡 风平浪静 白浪翻滚 风号浪吼 (ABAC) 响彻云霄 声如洪钟 碧波荡漾 波浪滔天 整体感知 课文中哪些事物在变化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小组合作 时间 潮水的样子 潮水的声音 人们的反应 午后一点左右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 过了一会儿 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响声越来越大。 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 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 潮头奔腾西去,余波漫天卷地般涌来。 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 恢复平静,潮水涨了两丈来高了。 一列一列看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课 文 填 空 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1)作者登上海塘大堤后看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划出来。 (2)它们都有怎样的特点? 潮 来 前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传统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2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传统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2 句 子 赏 析 1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宽阔的钱塘江在眼前。 第一句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横卧”突出钱塘江一动不动,与后面的“平静”呼应,写出了钱塘江雄伟的姿态和气势。 回顾总结 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从哪里读出了“奇”呢?圈一圈关键词,找一找关键句,写下你的感受。 潮 来 时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 4 ①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越来越长,越来越粗,从江的这边一直通到那边。 运用短句,加快了节奏,写出了江潮地来势汹汹。 说明浪变化快。 比 一 比 ①浪潮越来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