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0826

2.5《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5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教案,格式,2024-2025,学年,大象
  • cover
大象版 六年级下册 《自然资源》单元 5.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 教学设计 单元 《自然资源》 课题 5.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1. 人类活动与环境 学习内容及要求 5~6年级:11.1 自然资源 知道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以垃圾分类为例,通过践行垃圾减量与分类回收,树立循环利用 资源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举例说明人们对资源进行再利用的主要方式和利用资源的不同行为带给环境的不同影响。 科学思维:通过指出身边存在的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思考再利用资源的具体做法。 探究实践:说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妙招。 态度责任:树立回收或再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举例说明保护资源的举措。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举办跳蚤市场活动。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准备1至3种闲置物品,为体验跳蚤市场活动做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讨论(预设5分钟) 引入:纵观历史,人类利用的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基本上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的,其中的很多资源都属于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资源已经面临枯竭,我们必须节约使用。 提问:对于那些可以再生的资源,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使用,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以水资源为例,谁能来谈一谈? 预设1: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但是能够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多。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生产。其次,淡水资源只占总水量的2.5%左右,其中的很大部分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生活区域的南北两极和冻土中无法利用,只有少部分散布在湖泊、江河和地底的淡水能够被利用。与地球总水量比较起来,这部分淡水只占0.26%左右,真如九牛一毛。再加上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等对水的污染,可以说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使用,就会造成淡水短缺。据有关部门报告估计,由于水污染和缺少供水设施,全世界有10亿多人口无法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当今世界水资源短缺严重。如果人们不珍惜水资源,那么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人类的眼泪。 提问:尽管淡水资源在全球总水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淡水资源是可再生的呀。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预设:不是的。资源的再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如果我们毫无节制地使用,资源的再生必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且,有些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取用,可能会造成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以植物资源为例,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使用木材,乱砍滥伐森林,就会导致植被减少,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大,从而使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最终造成动物栖息地丧失、动植物数量减少等严重后果,直接威胁人类生存。 提问:这一系列的影响真让人担心啊!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预设1:对不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 预设2: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采,让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能够跟上我们开采的速度。 预设3:有些资源还可以重复使用。 二、调查(预设5分钟) 减少资源消耗,对资源进行再利用是我们缓解资源紧张的有效手段。再利用是指将废弃的物品和材料直接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使用,或者将废弃物的可用部件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加以使用。 提问: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资源是怎样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