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版 五年级下册 《转动的地球》单元 1.昼夜交替 教学设计 单元 《转动的地球》 课题 1.昼夜交替 课时 1 核心 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内容及要求 9.2地球绕地轴自转 5-6年级:①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理解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刚好是一天。 科学思维 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探究实践 具有根据证据和推理发表见解的意识,能实事求是勇于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态度责任 乐于合作探究,能对探究宇宙空间产生热情。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刚好是一天。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有根据证据和推理发表见解的意识,能实事求是勇于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乒乓球、手电筒、小木棍、铁丝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创设情境,猜想假设 (预设5分钟) 图片导入:白天过后总是夜晚,夜晚之后总是白天。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呢? 解释昼夜交替的假说:地心说、日心说等; 引导学生作出自己的猜想假设。 二、进行模拟地球自转活动(预设15分钟) 设计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 分组实验,及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地球自转、地球一边自转边围着太阳转、太阳围着地球转都可以产生昼夜交替。 交流讨论:模拟实验能够完全证明我们的假设吗?还需要搜集更多的证据吗? 三、搜集证据(预设10分钟) 通过模拟实验、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专家、参观科技馆等方式寻找更多的能够证明地球自转的证据。 介绍傅科摆原理及作用。 四、得出结论,交流分享。(预设5分钟 根据自己的模拟实验和收集到的资料,再次向同学们演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小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刚好是一天。 五、练一练 一、我会选 1.下列天文学家中,提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假说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海西塔斯 C.托勒密 2.地球自转一圈刚好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3.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围着太阳转 B.太阳围着地球转 C.地球自转 4.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周期大约是( )。 A.24小时 B.30天 C.365天 5.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观点是( )。 A.太阳是一只三足金乌,它白天出来巡逻,晚上休息。 B.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C.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形成白天和黑夜。 二、我会判 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不停地旋转”这一假说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 2.傅科摆的故事能够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 3.在进行昼夜交替模拟实验时,不能让手电筒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同学的眼睛。( ) 4.我们地球上的昼夜变化,是日月星辰围绕地球旋转而形成的。( ) 5.昼夜现象与地球的形状、太阳照射的角度有关。( )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A 5.B 二、1.× 2.√ 3.√ 4.× 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