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 球(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按天体系统级别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B.银河系—总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C.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太阳系—总星系—银河系—地月系 2.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着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其适宜的条件有( ) ①适宜的温度 ②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液体水的存在 ④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关于经线与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3.5°N 和 23.5°S 两条纬线长度不相等 B.赤道是最长纬线圈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90°E D.0°经线、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同时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地点是( ) A.35°N,25°W B.35°S,25°E C.20°N,90°E D.40°N,120°E 5.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 ) A.球体 B.圆形 C.椭圆形 D.天圆地方 读经纬网图,完成6~8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点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B.①点在低纬度地区 C.③点所在纬线为南北半球分界线 D.③点在中纬度地区 7.★②点的经纬度坐标是( ) A.(50°N,30°E) B.(60°N,30°E) C.(60°N,40°W) D.(50°S,30°W) 8.★下列地理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 A.①地比②地日出晚 B.②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③地在6月20—22日期间昼长夜短 D.④地位于南寒带 小明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然后按图中箭头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据此完成9~10题。 9.小明做该实验可以较好地演示 ( ) A.昼夜更替 B地球五带形成 C.季节变化 D.气候形成 10.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正处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完成11~12题。 11.★该日正午时分,下列图示与郑州市学校旗杆的影子最相似的是( ) 12.★再过六个月后,最接近我国的( ) A.春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D.元旦 公元2024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2周零2天。其中2023年1月22日—2024年2月9日为农历癸卯年(兔年),2024年2月10日—2025年1月28日为农历甲辰年(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根据材料,读图完成13~15题。 13.★2024年国庆节这一天,关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A向B移动 B.从C向D移动 C.从B向C移动 D.从D向A移动 14.★2023年12月25日—2024年3月11日这段时间,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B.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C.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D.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15.★下列节日中,我国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 A.五一劳动节 B.三八妇女节 C.六一儿童节 D.八一建军节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始于46亿年前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太阳系内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于太阳,余下的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右图为太阳系示意图。 (1)八颗行星中,B表示 ,按结构特征,它属于类地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 性和共面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