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卷)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1--5BDDCB 6--10CDBCB 11--15BDDCD 16. (1)图一影响: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 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2分) 介绍:图二--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雕刻着数以万计的造像。这些造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 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图三--张仲景著成《伤 寒杂病论》—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多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 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这部著作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理 论的基础,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任选—图作答,符合题意一点 1分,共 2 分) (2)①《史记》(1分)②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2分)③贾思勰(1 分)④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2分) 17(1)商鞅变法(2 分),政治措施:确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严明法度,禁止私斗(1 点 1分,共 2 分) 17(2)问题:社会财富逐步集中到少数富人手中;国家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困局;成为七国之乱 的原因之一。(符合题意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 分) 解决: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分) 17(3)路线: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和北非。 (3分) 交流: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 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符合题意即可,共 2分) 18(1)①春秋或春秋战国(1 分)②耧车(1 分)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 粮食产量。(2分) 18(2)政策:休养生息(2 分)局面: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 之治。(2分) 18(3)表现: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增加。(2 分)主要原因:北方人大规模南迁, 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分) 18(4)主要因素:生产工具的革新、统治者政策的调整、人口的迁移等。(一点 1分,共 2 分) 19(1)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或郡县制(2 分)不同之处:西汉的疆域比秦朝疆域大,延伸到了西域。 (2分)原因: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 分) 19(2)变化:由头戴风帽,身着窄袖长袍到头梳发髻,身着宽袖襦裙。(符合题意即可)(2 分) 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以汉服代替鲜卑服。(2分) 19(3)观点: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论述: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公元前 221 年,秦国 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 朝进入鼎盛时期。东汉末年,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虽然是 分裂时期,但实现了局部统一,三国在各自区域内发展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孕育了统一的趋势。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总之,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既有统一格局,又有分裂局面,但统一是主流。 (评分说明:观点正确得 2 分,选择三个史事紧扣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得 6 分,共 8 分。观点 不正确或没有作答不得分,论述不足依次酌情赋分) 介休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卷)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卷和第 I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