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9119

1.1 动量和动量定理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2-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583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动量,定理,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动量和动量定理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高一学生思维方式初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学生有根据加速度来分析力和运动的知识储备 学生在碰撞和打击现象比较熟悉,也是容易产生兴趣的现象 (2)欠缺之处 对抽象的思维,不易理解 (3)应对策略 以一些感性认识为依托,应用直观性和形象性,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取新知识。 《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学基于观察与试验,建构理想模型,应用数学等工具,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教材分析 “动量定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继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所以“动量定理”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1.理解动量和冲量的定义及其矢量性,会正确计算一维空间内物体动量的变化。 2.理解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和各物理量的确切含义。 3.能够初步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 理解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和各物理量的确切含义。 教学难点: 动量和冲量方向问题的理解 (3)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设计意图】层层推进遵循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对新知的领悟速度,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重点。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 问题导学 范例教学 理论推导 观察实验 分析归纳 教 法 教法学法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思考、乐于探究,辅助多媒体教具和实验,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领悟科学思想方法,提高科学素养,达到“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目的。 实验观察 理论推导 合作探究 学 法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2min)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参与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通过直观的实验观察,直接就能让学生理解作用效果和物体质量有关和物体的速度有关,从而引出新课———动量 通过学生顶足球,和铅球不敢顶,以及铅球砸手机(模型)实验来引入新课教学———动量 教学设计 初探新知(8min)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相互协作的能力,已达到对同学们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老师的点评,精讲,使同学们对动量、动量定理的进一步理解 学生自主看书、讨论,完成相应的动量和动量改变的导学案的相关内容 学生自主探究 对同学们的自主探究的情况进行讲解和补充,同时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对相应知识进行扩充。 老师讲解 教学设计 范例教学(4min) 一个质量是0.2kg的钢球,以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3 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如图),求: (1)钢球与墙壁碰撞前瞬间钢球的动量? (2)钢球与墙壁碰撞后瞬间钢球的动量? (3)钢球与墙壁碰撞过程中钢球的动量变化量 教师示范:例题分析 教学设计 范例教学 解: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设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分别为P、P’ ,则: 【设计意图】例题的示范中对同学们加强对用动量解题的步骤,动量的方向、计算中的符号进一步强调,以及对应用解答的步骤和规范做好示范作用。 理论推导 负号表示 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碰撞前后钢球动量改变的大小为 ,方向水平向左。 教学设计 理论推导(8min) 【设计意图】老师进行理论推导,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理论推导的步骤,以及结论处理 理论推导 ①设一个物体质量为m ,在水平方向只受恒力F 作用下作匀变速运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