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9287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02-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8121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南省,历史,答案,扫描,试题,考试
    会同县 2024 年下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卷 历史(试题卷) 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此系试题卷。满分 100 分,时量 60 分钟。2.所有答 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卡序号相对应。将答案答 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七年级将举办一场研学之旅,去探寻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其中最真实的史料来 源是( )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学者推断 D. 化石遗存 2. 右边资料可用于研究( ) A. 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B. 河姆渡人的农业 C. 半坡人的生产生活 D. 炎黄部落的农业 3. 海内外的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 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D. 华人是黄色人种 4. 《史记·周本纪》记载:“封神农之后于焦(地点) ,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 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这反映了西周实行(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5.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 B. 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 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 D.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6. 史实指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B.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 C.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D. 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 7. 右图体现了商鞅变法中的一项内容,其内容是( ) A. 奖励生产 B. 奖励军功 C. 推行县制 D. 统一度量衡 8. 翦伯赞说:“秦始皇……不自觉的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 封建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他的理由是秦始皇( ) A.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B. 主持修筑了都江堰 C. 扫灭六国,统一了全国 D. 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稳定社会局势 9. 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 A. 楚汉之争 B. 长平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0. 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统治的需要,提出的建议是( ) A. “车同轨,书同文” B. “锢侯国,行推恩”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均输平准,盐铁官营” 11.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2. “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我国古代最早采取这种救治 方法的名医是( ) A. 神农氏 B. 扁鹊 C. 华佗 D. 张仲景 13.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出现于( ) A. 秦朝末年 B. 西汉末年 C. 东汉初期 D. 东汉末年 14. 下面是某同学做的课堂笔记。通过这一笔记内容可以确定他学习的主题是( ) (1)交战双方:孙刘联军和曹军 (2)特点:以少胜多 (3)结果:曹军大败 (4)成语:草船借箭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5. 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①处的政权名称是( ) A. 西晋 B. 北魏 C. 宋 D. 成汉 16. 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 征的是( ) A. 都江堰 B. 秦始皇兵马俑 C. 云冈石窟 D. 长城 二、材料解析题(共 4个小题,其中 17题 13分,18题 14分,19题 12分,20题 13分,共 52分) 17.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兴旺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