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4 蚯蚓的选择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科学思维:能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寻蝴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实践: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态度责任: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 科学聚焦 01 细细长长一条龙, 天天躲在沃土中, 没手没脚会劳动, 钻来钻去把土松。 科学聚焦 蚯蚓,又称地龙。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水井旁 ●家里鸡粪下面 ●柴草垛底及附近 ●雨后的路旁 ●菜园泥土里 科学聚焦 我们在植物园里观察绿豆苗时发现了蚯蚓生活的痕迹。 ①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这样吗 ②对于蚯蚓来说,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聚 焦 科学聚焦 科学探索 02 温度 推测蚯蚓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 阳光 土壤 潮湿 空气 1 科学探索 推测蚯蚓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 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推测它喜欢潮湿的环境。 蚯蚓生活在地下,推测它喜欢黑暗的环境。 1 科学探索 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 实验中我们改变的是什么条件?没改变的又有哪些条件? 推测蚯蚓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 1 科学探索 1(1)探究蚯蚓对 的选择 2 光照 相同的条件:温度、湿度等 不同的条件:改变亮度 科学探索 1(2)实验的步骤 2 1.找一个黑色的长方形盒子。 2.盒盖的一端剪掉一块,铺上吸水纸。 3.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科学探索 2 1(3)观察并记录 蚯蚓对光照选择实验记录表 第一小组 实验次数 待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 我们的解释 1 0 0 10 2 0 0 10 3 0 0 10 蚯蚓喜欢 的环境 阴暗 科学探索 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在实验中放10条蚯蚓?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 放10条蚯蚓和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防止因为蚯蚓本身问题而发生的意外情况,提高数据准确性。 2 1(4)实验的处理 科学探索 2(1)探究蚯蚓对 的选择 2 干燥或潮湿环境 相同的条件:温度、光照、空气等 不同的条件:土壤的湿度 科学探索 (2)实验的步骤 2 1.在长方形的盒子里分别铺上湿润和干燥的泥土。 2.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科学探索 实验次数 待在干燥土壤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湿润土壤的蚯蚓数 我们的解释 1 0 0 10 2 0 0 10 3 0 0 10 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选择实验记录表 第二小组 1 0 9 2 1 1 1 7 8 蚯蚓喜欢 的环境 潮湿 2 2(3)观察并记录 科学探索 (1)整理信息 我们小组的蚯蚓全待在黑暗的一端。 蚯蚓的选择说明什么呢? 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 3 科学探索 实验小组 待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 1 0 0 10 2 0 0 10 3 0 0 10 4 0 0 10 5 0 1 9 蚯蚓对 光照 选择实验记录表 (2)整理信息 3 科学探索 实验小组 待在干燥土壤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湿润土壤的蚯蚓数 1 0 0 10 2 0 0 10 3 0 0 10 4 0 0 10 5 0 1 9 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选择实验记录表 (3)整理信息 3 科学探索 科学研讨 03 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潮湿 阴暗 科学研讨 青蛙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水洼中, 因为蛙类的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不散失的组织结构;昼伏夜出,害怕阳光直射,喜欢在阴凉的草丛中栖息。 科学研讨 你知道哪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 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颈修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尾短而圆,蹼宽大。 科学研讨 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身体呈流线型,趾间有蹼,以便在水里游泳。身体覆有短小的绒毛,腹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