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0061

6.6 滑轮 第2课时 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沪粤版 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65633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学年,2024-2025,PPT,滑轮,29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力与机械 第6节 滑轮 2025 春季新教材版 八年级下册沪粤版 第2课时 滑轮组和轮轴 教学 目标 新课 导入 课堂小结 滑轮组 课堂 练习 滑轮的相关计算 目录 结构识别:能识别滑轮组的定滑轮、动滑轮及绳子连接方式. 特点理解:明白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力方向,省力程度与绳子段数成正比. 应用列举:知道滑轮组在建筑、港口、家居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工作原理分析:理解定滑轮改变力方向、动滑轮省力,组合使用实现复杂力传递. 相关计算掌握:学会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省力情况、绳子长度和移动距离等. 实际问题解决:能设计滑轮组装置提升重物,或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滑轮组选择. 探究问题提出:提出关于滑轮组省力效果与绳子段数关系、设计既省力又省距离滑轮组等问题. 实验方案设计:通过实验测量拉力、物体上升距离、绳子移动距离等,验证滑轮组原理和特点. 数据收集分析: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滑轮组工作原理和特点,得出结论并交流. 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认真听讲、思考、提问,对物理知识保持浓厚兴趣. 严谨态度: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认真分析现象,不盲目跟从他人观点,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关注应用:思考滑轮组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和责任感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目标 新课导入 生活再体验 在繁忙的港口码头,一艘巨大的货轮刚刚靠岸,准备卸载大量的集装箱货物。码头上,几台高耸的起重机正在紧张地工作,它们的吊臂伸向货轮,将一个个沉重的集装箱从船上吊起,然后平稳地运送到码头上,等待进一步的运输和分发。 滑轮组 观察与思考 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将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成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并测出不同情况下拉力F和钩码的重力G。 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力,把它们组合起来使用,就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 观察与思考 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实验 序号 钩码 重力G/N 拉力 大小F/N 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 1 2 3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找出 F、 G 和 n 之间的关系。 实验表格: 请用两个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并测出不同情况下拉力 F和钩码的重力 G,填入表中。 滑轮组 观察与思考 甲 乙 绳子的起点 拉力的方向 拉力的大小 移动的距离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甲 乙 定滑轮上 向下 (将动滑轮+钩码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受力) 甲 乙 G总 3F G总 2F F= 2 G总 s=2h 实验结论: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动滑轮上 竖直向上 F= 3 G总 s=3h 滑轮组 观察与思考 结论: = n G总 F F 甲 乙 动滑轮+物体 甲 G总 4F 乙 G总 5F n是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 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滑轮组 例题解析 F= s= G=100 N h=10 m 一位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0m,若每个滑轮重20 N,且不计绳重和摩擦。求:绳自由端的拉力F和移动的距离s。 解析 动滑轮+物体 G总 2F 因为重物匀速上升, 所以,2F=G总=G + G动 G+G动 F= 2 = 100N+ 20N 2 =60N s=2h=2×10m=20m 答:绳自由端的拉力F是60N,其移动的距离s是20m 。 滑轮组 归纳与总结 滑轮组绕绳作图要点 先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根据“奇动偶定,由内向外”的原则 1.绳子的固定端必须拴在挂钩上,且由内到外绕线。 2.绕线要与轮的边缘相切,绕线必须画直,通常在最后一股(最外层)绳子的末端标出拉力方向。 3.各个滑轮都要利用,都应有绕线,但每个滑轮只能绕一次线。 注意: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最省力”、“人要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等,还要符合一定的物理情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