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 用数对确定位置 测眼力 说位置 海心 我在这里 (列) (行) 1 2 3 4 5 6 1 2 3 4 5 海心 (列) (行) 1 2 3 4 5 6 1 2 3 4 海心 小强 小娟 2 3 4 5 (行) 1 8 9 6 7 4 2 3 (列) 5 请把第2列第1行用你认为最简洁的数学语言表示出来。 2 3 4 5 (行) (2,1) (8,3) 1 2 3 (5,2) (7,1) 1 8 9 6 7 4 2 3 (列) 5 (5,4) 下面的数对如果是你,请你站起来示意一下。如果正确,请其余同学鼓三次掌,鼓励他。 (2,5) (4,6) 课堂游戏 (3,1) 请下面的这些同学起立。 (6,6) (4,4) (5,5) (3,3) (1,1) (2,2) 想一想: 这些同学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1 2 3 4 5 6 7 2 3 4 5 6 7 孩子们,看准了,请下面的同学挥挥手。 (2,3) (3,2) 请仔细看下面的数对,如果可能是你的位置,请迅速站起来! (4, ) ( ,4 ) ( , ) 在下图中标出 A(2,4) B(1,3) C(2,2) D(3,3) E(4,4) F(4,2)各点的位置,把各点顺次连起来,并首尾相接,看看像什么? 本堂课你收获到哪些知识? 课堂总结 提示: (2,3) (3,4) (7,2) (5,3) (1,4) (6,5) (10,1) (9,3) (4,5) 数 学 是 最 简 洁 的 语 言 。 1 2 3 4 5 6 7 8 9 10(列) 2 3 4 5 (行) 吗 荣 蓝 言 进 洁 师 女 屋 丝 简 不 学 只 静 成 表 一 当 使 你 数 除 里 最 渴 上 题 语 到 前 锋 望 给 就 梅 是 境 例 局 路 些 请 千 后 同 跃 置 规 的 国庆阅兵的步兵方阵中,最后一列的最后一个战士用数对表示是(25,14),请问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确定位置》第1课时,即教材第29页的内容。本课时的认知基础是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用方位名词“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等。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正整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全体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确定位置的应用,根据已有经验描述情境图中人物的位置,感受到同一个位置,描述的方法不同。同时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2.课堂新知探索中,亲身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能用行、列正确的说出教室中人物的位置。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全体学生寻找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来确定位置,让学生在合作、对比中找到数对的写法,以及含义。4.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准确地表示出方格图中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教学模块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的活动 学(做)的活动 评价方式与要点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人物图,说出她在什么位置。 观察,思考,说出海心在什么位置 教师口头语言评价。着重于评价:观察视频或情景图的认真和思维参与度; 由已有知识第几排第几个,过渡到座位图,让学生从“点”到“线”再到“面”,根据已有经验来描述位置,体会到一维到二维描述位置的异同,感悟到同一个位置,描述的方法不同。 教学模块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的活动 学(做)的活动 评价方式与要点 探索新知 认识座位图中的列、行(例1)课件出示座位图,师: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在数学上,我们习惯把第几组也就是竖排叫做列,横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