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专练8 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 1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现象,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2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下面记录的现象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 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B.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C.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3(2023·衡阳中考)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两种重要的酸。 (1)其中具有挥发性的酸是 。 (2)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 色。 (3)两种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4为加深对酸的主要性质的认识,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完成了以下实验活动。 实验一:按如图所示完成实验。 实验二:将生锈的铁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实验三:往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1)实验一中,观察到石蕊溶液变 色。 (2)实验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出现这两个现象的原因: 。 (3)实验三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由此现象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可能组合有(不考虑酚酞) (用化学式表示)。 5(2024·齐齐哈尔中考)在某次化学社团的活动中,同学们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A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试管中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3)实验后,将A、B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最终形成蓝色溶液,由此现象可知B试管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 (4)为了确定烧杯内蓝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内蓝色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1.硫酸钠、硫酸铜、硫酸 猜想2.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1成立 【反思评价】 (5)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 。 6角度创新(2023·泰州月考)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反应速度减慢 B.AB段的化学反应是Fe+2HCl===FeCl2+H2↑ C.D点反应结束 D.E点温度等于A点 7 (2023秋·哈尔滨期中)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 B.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 g C.P点时,溶液显酸性 D.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 8某小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CO2)、氨气(NH3)分别与水反应后产物的酸碱性。他们收集了若干瓶CO2和NH3。 【确定标准】 老师指导该小组同学用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确定检验酸碱性物质存在的标准。取三个洁净的表面皿,分别放上紫色石蕊试纸,向试纸上依次滴加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三条试纸的颜色依次为红色、紫色和蓝色。 【实验过程】 (1)探究CO2与水反应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向一瓶CO2中加入30 mL水,充分振荡。再取一个洁净的表面皿,放上一条紫色石蕊试纸,向试纸上滴加瓶中的液体,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由此获得结论:瓶中液体里含有 性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探究NH3与水反应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用(1)的方法继续进行NH3的实验,他们分析液体里含有碱性物质,观察到的现象是 ,分析依据是 。 【实验反思】 有同学提出:仅用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或NH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