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1683

10 阿长与《山海经》 课件(共55张PPT)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日期:2025-02-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39306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语文,七年级,编版,学年部,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10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故居 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积累“憎恶”“烦琐”“诘问”等常考词语。 1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阿长的形象。 2 重点 注意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 4 重点 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3 难点 学习目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作者名片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卷网-2005年版)。1926年间,鲁迅陆续发表了十篇回忆故乡人、故乡事的散文,并于1928年结集为《朝花夕拾》。鲁迅写这组文章时,恰逢生活和情感颇为动荡的一段时期,而对故乡、童年、故人的回忆,可以让内心得以从纷扰中寻出一点儿闲静来。在《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笔调十分温暖的一篇。 背景链接 读读写写 搁 掷( ) 脐( ) 憎恶( ) 菩萨( ) 竹竿 烦琐 土匪 辫子 胸脯( ) 疮疤( ) 诘问( ) 哀悼( ) 茉莉 书斋( ) 霹雳( ) 震悚( ) 粗拙( ) 守寡( ) zhì qí zēnɡ wù pú sà pú chuānɡ bā jié dào zhāi pī lì sǒnɡ ɡuǎ 搁置 搁浅 意为“扔、投”,如“掷铅球”。 肚脐 脐橙 意为“竹子的主干”,所以是“ ”。 “悼”“悚”表示悲伤和害怕,都与心情相关,所以是“忄”。 注意“拙”读第一声。 字词清单 zhuō 絮说     颈子( )   规矩 惶急 骇( ) 惧惮( ) 画舫( ) 懿( ) 孤孀( ) jǐnɡ hài dàn fǎnɡ yì shuānɡ ( )辟头 ( )复辟 ( )辟谣 辟 pī bì pì 【串句记忆法】  他气极了,叉着腰,挺着胸脯( ),连最爱的果脯( )也不吃了。 pú fǔ 意为“肉干、果干”时读fǔ,如“鹿脯、桃脯”。 只在“辟头”一词中读pī。 多音字 竿( )竹竿 杆( )旗杆 秆( )麦秆 ɡān 诘( )诘问 拮( )拮据 桔( )桔梗 jié 琐( )烦琐 锁( )枷锁 suǒ ɡān ɡǎn jié jié suǒ 悼( )哀悼 绰( )阔绰 dào chuò 意为“禾类植物的茎”,所以左边是“禾”。 形近字 絮絮叨叨地说。 细碎的说话声。 深得难以测量。比喻道理深奥或人的心机等难以捉摸。 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词语集注 切切察察 絮说 面如土色 深不可测 情有可原 也形容水、洞穴等很深。 反义词:情理难容 深不可测:侧重于形容空间距离,也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莫测高深:侧重于形容学问、技术等水平高、程度深,有时用以讽刺故弄玄虚。 本文的题目有何匠心? 阿长与《山海经》 中心人物 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是全文的核心内容。 题目明确了本文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整体感知 寻人启事 【姓名】长妈妈(称呼) 【性别】女 【年龄】不详 【籍贯】浙江绍兴东浦大门溇 【家庭成员】一个过继的儿子 【特征】 体形:①_____ 说话方式:②_____ 穿着:③_____ 其他特征:④_____ 鲁迅成年后,想找到已失去联系多年的保姆阿长,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替他完成这则“寻人启事”。 黄胖而矮 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穿蓝布衫 颈子上有许多灸疮疤 快速浏览课文,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2):介绍阿长的身份和称呼,暗示阿长卑微的社会地位。 第二部分(3~18):主要从童年视角出发,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