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2268

4.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高二物理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5-04-0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503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19,作业,课时,同步,必修,选择性
  • cover
4.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高二物理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 1.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金原子核和两个α粒子的径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开有小孔的铅盒里面包裹着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铅能够很好地吸收α粒子使得α粒子只能从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细的射线射到金箔上,最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碰撞到了电子会反向弹回 B.绝大多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C.该实验为汤姆孙的“枣糕模型”奠定了基础 D.该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上 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是α粒子散射实验的情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沿轨迹2运动的α粒子在b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α粒子运动的轨迹类似轨迹1,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B.发生超过90°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是极少数的 C.沿轨迹2运动的α粒子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沿轨迹2运动的α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4.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false)的实验,反应中生成false和另一种粒子A,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引入电场和磁场中,根据它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荷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粒子A是质子 B.在卢瑟福的实验中,大部分α粒子都没有参与核反应 C.相比β射线,α射线的穿透能力较弱 D.false是比较稳定的同位素,半衰期很长,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的温度和压强,加快它的衰变速率 5.某原子核内有核子N个,其中包含中子n个,当该核俘获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粒子,变成新的原子核,可知这个新的原子核( ) A.有质量数是 B.原子序数是false C.有中子false个 D.核子数是false个 6.1909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用α粒子轰击金箔,研究α粒子被散射的情况,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 B.α粒子大角度散射是由于它跟电子发生了碰撞 C.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几乎占有原子的全部质量 D.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是正确的 7.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不在真空中完成 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所有质量都聚集在原子核部分 C.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用来估算核半径 D.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8.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盖革、马斯登一起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如图所示,某同学描绘了几个α粒子穿过金箔前后的可能轨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早于贝克勒尔发现了α射线 B.通过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 C.轨迹d的大角度偏转不可能出现 D.轨迹b、c的大角度偏转可能出现 9.如图所示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 ) A.α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发生碰撞 B.正电荷在原子中均匀分布 C.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10.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正确的是( ) A.实验要在真空中进行 B.荧光屏是为了阻挡粒子 C.实验中显微镜必须正对放射源 D.证明了原子核中有质子存在 1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用测定粒子比荷的方法发现了电子 B.电子的发现证明了原子是可分的 C.汤姆孙认为原子里面带正电的物质应充斥整个原子,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球体的某些固定位置 D.汤姆孙认为原子里面带正电的物质都集中在原子中心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12.(多选)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