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科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十章 分课时设计 课题 电生磁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电流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确信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而密不可分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要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研究了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场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使放入其中的磁针发生偏转;对条形磁铁的磁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通电螺线管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教学难点是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并总结得出简单的判断方法。 4.评价量表 《电生磁》的评价量表任务列表任务要求(满分:15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任务一: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实验,知道电流的磁效应,(5分)任务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过实验知道通电螺线管磁场分布(5分)任务三:安培定则理解安培定则,能用安培定则解决实际问题(5分)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引入新课 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纸盒吸铁,然后提问学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断开开关,再去接触铁屑,由不能吸引铁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此时教师将纸盒打开,让学生明白,刚才产生的磁可能跟电有关。到底磁是否能生电?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 观察现象,思考讨论问题。 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制造思维冲突,激起学生求知欲。 任务二:电流的磁效应 归纳总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拓宽延伸:电流的磁效应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个发现的,所以该实验叫奥斯特实验,它揭示了电和磁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密切的联系。 活动1: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总结:选取电源、导线和开关、小磁针。将电源、导线、开关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将小磁针放在周围,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总功率对电路电流的影响。培养学生已有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评价标准】通过实验,知道电流的磁效应,(5分) 任务三:通电螺线管的磁性 【提出问题】既然电能生磁,为什么通电导线连一根大头针都吸不动?人们一般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发现把导线绕成一圈一圈的螺线管状,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就大,下面我们也来制作一个螺线管。【提出问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 活动1:每个小组制作的螺线管。给螺线管通电,然后去吸引铁屑。活动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问题:条形磁体 培养观察思考、自学能力。提高安全用电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