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主题名称 《动手做(二)》 年级学科 一年级 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版 教学内容分析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拼图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平面图形,同时引入一个新的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学生们在拼图的过程中,不仅能享受到图形拼合的乐趣,还能增强审美意识并发展创新思维。虽然本课程的内容与孩子们的日常经历密切相连,但一年级的学生仍然需要在集体合作、自我认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上获得更多的练习和成长。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会用七巧板设计并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拼凑七巧板,我们首先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接着逐步辨识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独特之处。 难点:通过七巧板拼凑出指定的图案,并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图案组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同学们,快看,这是用各种图形拼成的图案,是不是很有趣呢!通过为这些基础图形上色并巧妙搭配,我们可以创作出令人愉悦的视觉艺术。 【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1.认识七巧板。 上图中的小房子和小动物是由七巧板拼成的,认一认,填一填。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张图,这些图案组合成了什么图形? 生:它们拼成了一个鹅图案。 师:不错,我们来数数这里有几种颜色。 生:我数过了,一共有7种颜色。 师:我们来算算这条鹅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生1:它由7部分组成。 师:大家的答案很准确,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 生1:我知道,这是七巧板游戏。 师:你很聪明,为什么叫七巧板? 生:因为它有7块板,7种颜色。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七巧板背后有一个历史故事。早在宋代,就有人发明 了一种桌子,可以根据人数,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后来,这种桌子演变成一种十分巧妙、好玩的玩具,人们叫它“七巧板”。 师:了解了七巧板的起源,我们来观察七巧板上的图形。一副七巧板有7块,其中有5块三角形形状的板子,1块平行四边形形状的板子,1块正方形形状的板子。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或“智慧板”,用它可以拼出不同的图案。 请大家根据形状给七巧板分类。 生:可以将七巧板按形状分成了三类,三角形一类,正方形一类,还有一个不熟悉的图形。 师:你做得很好,3号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它和其它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它也有4条边,但不像正方形和长方形那样规则。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种四边形称为平行四边形。记得了吗? 师:同学们仔细看七巧板中的三角形,比较一下,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1号和2号是相同大小的三角形,4号和6号也是。 师:基于我们对七巧板每一块的了解,请大家填一填。 生1:(1)七巧板由3种图形组成,其中有5个三角形。 生2:1号和2号图形是完全一样的,4号和6号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2.描一描,画一画。 师:接下来,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找出三块不同形状的板子,描一描, 说一说。 大家动手试试。 第1幅是正方形,第2幅是平行四边形,第3幅是三角形。 3.探讨用七巧板拼“咏鹅”图。 师:用“咏鹅”图中找一个喜欢的图案拼一拼,说一说。 生1: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拼在一起正好是鹅头,2个大三角形和1个中三角形一起正好是鹅身。 生2:我还拼了其他的图案,我拼出的图形像小鱼,小鱼的头是三角形,是用两个大三角形拼成的。 4.用七巧板拼图。 师:拼一拼,想一想,拼出的图案像什么? 生1:第1幅像小鱼,两个大三角形合起来作为鱼头,一个中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合起来作为鱼尾。 生2:第2幅像蜡烛,第3幅像小船,第4幅像狐狸,第5幅像台灯,第6幅像鸟。 师:真是太棒了!同学们拼出的图案真漂亮!当然同学们可以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