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3458

2.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日期:2025-04-2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462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数学,下册,二年级,学年,2024-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操作,探索求商的方法,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借助乘法算式想出除法算式。 3.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提出问题,巩固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这一结论。 一、情境导入 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引导学生提取文字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一、发现问题 今天猴妈妈带孩子们到山上摘桃子,它们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小猴子都特别想吃,猴妈妈想给每只小猴子分3个。 活动一:说一说。 预设1:有12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3个。 预设2:能分给几只小猴子? 活动二:想一想 预设:12÷3= 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用乘法口诀求商最简便。 利用直观模型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算理,掌握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引导合作 1.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12÷3”的结果是多少。 2.引导学生比较、思考。 (1)连减、连加和用乘法口诀求商,这几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2)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二、探究问题 活动一:算一算。 预设1:分一分,3个3个地分,分给4只小猴子。 预设2:减一减,12-3-3-3-3=0,第四次正好分完。 预设3:加一加,3+3+3+3=12,第四次正好分完。 预设4:3×(4)=12 活动二:比一比。 预设1:都是在求12里面有几个3。 预设2:我最喜欢用乘法口诀求商,这种方法最简便。 进一步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的方法,更突出体现了乘法和除法的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1)12÷3=?想哪句口诀? (2)12个桃子还可以怎么平均分?用哪句乘法口诀来帮忙? 4.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 (1)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2)任选两个数学信息,可以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3)怎样列算式解决这些问题? (4)这两道除法算式可以用哪句乘法口诀求商? (5)这三道算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引导学生小结:观察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一句乘法口诀,不仅可以计算乘法算式的积,还可以计算除法算式的商。 活动三:理解算理,初步形成算法。 预设1:3和几相乘等于12?口诀是三四十二。 预设2:12÷2=6, 想口诀:二(六)十二。 预设3:12÷4=3, 想口诀:(三)四十二。 预设4:12÷6=2, 想口诀:(二)六十二。 活动四:一图三式。 第二天,猴妈妈又拿来了一些桃子。 预设1:一共有24个桃子,每份有4个,有6份。 预设2: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4×6=24(个)。 预设3:每份有几个?24÷6=4 预设4:能分成几份?24÷4=6 预设5:四六二十四 预设6:都用“四六二十四”这一句口诀。 预设7:乘法的积变成了除法的被除数;乘法的两个乘数变成了除法的除数和商。 加深学生对求商思路的理解,初步形成算法。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看图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辅导学生先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再列式。 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1:4×5=20 20÷5=4 20÷4=5 预设2:用口诀“四五二十”计算结果。 巩固学生对乘、除法之间关系的掌握。 2.变式练习 30÷5=   30÷6= 21÷3=   16÷4= (1)辅导学生看算式,能快速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