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4120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1秋天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81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 cover
《秋天》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秋天》选自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全文有三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的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落写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视的角度,写出了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群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三自然段用一个感叹句充分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课文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和雁群与课文前两个自然段相对应,麦穗和捧着松果的松鼠揭示了秋天还有更多的景象,留给孩子们与读者对于秋天更多、更美好的遐想。低学段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识字、写字与朗读课文,作为本册教材第一个课文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从最开始就要重视识字方法的积累和朗读能力的训练,引导孩子用不同方法识记不同的生字,主动识记生活中的生字,提醒孩子读准字音,读准儿化音,读好“一”的不同读音,本课我将注重教师范读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通过倾听、模仿,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加一加、减一减、组词语、字源识字、生活识字”等方法认识“秋、气、了、树、叶、片”六个生字,初步认识木字旁、口字旁两个偏旁,会写“横撇”一个笔画和“了、子”两个生字;2.能够借助拼音、老师范读等方式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流利地朗读并尝试背诵第一自然段;3.认识自然段,知道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4.能够结合插图和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能产生对秋天的观察兴趣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秋、气、了、树、叶、片”六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两个偏旁,会写“横撇”一个笔画和“了、子“两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教学难点 1. 认识自然段;2.能够产生对秋天的观察兴趣和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模块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的活动 学(做)的活动 评价方式与要点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认识自然段四、随文识字,感受秋天的变化五、书写练习,反馈评价六、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看这些图片:火红的枫叶、金黄的树叶、黄橙橙的橘子,粉红的石榴、香香的桂花、形态各异的菊花、金黄的稻谷、红色的高梁和洁白的棉花。你知道这些景物是哪个季节吗?(秋天)它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啊!秋天来了!2.引出课题,学习“秋”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和老师一起拼读课题。(拼读两遍)秋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提示:秋天是禾苗成熟的季节,所以“秋”里有一个“禾”。我们可以怎样记住它。(加一加、组词)把秋带进课题里读一遍。受。 1.范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脚放平,身坐正,手扶书,眼看字,听老师来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你就看到哪儿,注意听清每一个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多美的秋天呀!你们也来读一读吧,读之前注意脚放平,身坐正,手扶书,眼看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在字的下边用小勾作标记。3.圈画生字。4.自读生字:已经圈好的孩子,自己拼一拼你圈画的生字,开始拼吧!5.字带入词,词带入句(1)凉了 黄了 来了 叶子(最后一个字轻声)(2)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6.学生自由读全文。1.出示: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观看视频:解决了自然段,可秋天到底是什么样儿呢 认真听听,你一定会有收获。1.教师引导:瞧,秋天来了,天气在悄悄发生变化。谁来说说你看见了什么发生了变化?2.学习“气”(1)小老师教读;(2)字源识字;(3)“气”字组词;(4)气字说句;3.学习“树、叶” (1)引入:秋天来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