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单元 寻找身边的幽默大师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风趣与幽默”,编排了《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三篇课文。《杨氏之子》描写了主客双方围绕姓氏开展的一场巧妙对话;《手指》一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和趣味盎然的语言,把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写得活灵活现;《童年的发现》描述了“我”九岁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有趣过程。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习作“漫画的启示”与单元人文主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风趣语言所富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这一阅读要素作出了循序渐进的安排。 册 序 单 元 阅读要素 三上 第一单元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三上 第七单元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五下 第八单元 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等阅读要素,本单元再次聚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是对语言感受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围绕阅读要素,课后题和学习提示在编排上各有侧重:《杨氏之子》引导学生通过主客间对话的内容,感受人物的机智;《手指》引导学通过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童年的发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趣味,交流感受。“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三篇课文内容和语言的风趣之处作梳理和总结。“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体会语句的表达特点并进行仿写,学习把事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事物来写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趣味性。 本单元习作要素“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不仅要把漫画的内容写清楚,更要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 学习任务群定位 根据单元人文主题、单元语文要素及教材特点,本单元可依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进行设计,确定主题及学习活动。其合理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人文主题,本单元编排的三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性作品时,体会课文内容的风趣性,感受语言魅力,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情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 其次,本单元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讲述等方式体验和了解笑话这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进一步感知风趣语言所富有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帮助学生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 再者,习作“漫画的启示”,更是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评价,将图意和从中获得的独特感受清楚地表达出来,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 学习主题 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相关要求为导向,紧扣语文要素,以“寻找身边的幽默大师”为学习主题,统摄该单元学习全过程,设置“幽默语言我会品”“幽默笑话我来讲”“漫画启示我分享”“幽默大师评选会”等与之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积极参与。同时根据活动主题和内容设计学习工具、补充学习资源。 学习目标 1.能抓住人物对话中的谐音、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自我调侃、遣词造句等感受课文中语言的幽默、风趣。 2.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从中获得启示,尝试着仿照文章的表达方式,生动有趣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习课文中幽默语言表达的方法,并创造性地运用,知道如何讲笑话,在具体语言交际情境中,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做一个用心倾听的观众,在报纸、杂志、生活经历中收集积极向上的笑话。 4.能从漫画中观察到有趣的内容,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思想。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展开联想,想象画面中发生着什么事情,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