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be/bee20b305d4951193ac2095f0eaf7949.png)
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通过构建光合作用概念,形成“物质与能量观”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认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形成爱护植被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 教学难点: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那还有哪些物质参与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呢?今天让我们带着问题跟随轩轩同学的步伐去发现吧。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轩轩周末参观了生菜种植车间,他依次经过了科学史长廊、栽培室、技术部。轩轩路过科学史长廊,了解到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21,122页,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1.科学家的故事。 (1)海尔蒙特柳树实验: 实验现象:实验后柳树质量增加了 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 克。 实验结论: 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2)普利斯特利实验: 实验现象:A 、B 、C 、D 。 实验结论: 可以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的浑浊的空气。 2.完成下列连线 海尔蒙特 小鼠实验 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普利斯特利 柳树实验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一、科学家的故事。 【海尔蒙特实验】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思考海尔蒙特的实验设计和结论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学生思考回答:如海尔蒙特忽略了空气。 【黑尔斯实验】 1727年,英国植物学家黑尔斯在重复海尔蒙特的实验时做了进一步量化,他推断空气被植物吸收并被用于制造其生长所需要的原料物质。这一发现使得对光合作用原料的探究由水转向了空气。 【普里斯特利实验】 视频展示: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又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来看看普利斯特利关于绿色植物和空气有什么发现。 引导分析: 1.图片中有几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 2.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分析:图片中A和D、B和C形成对照实验,变量都是绿色植物。 实验现象:放入植物后蜡烛燃烧时间和小鼠存活时间都比较长。 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 知识拓展: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看似简单,之后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并没有看到和他一样的现象,问题出现在哪儿呢? 学生思考回答光照。 其他科学家的实验: 通过以上内容请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内容,尝试写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光合作用 原料 产物 条件 场所 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探索,我们认识到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该反应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在叶绿体内进行。 二、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过渡:那么,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23的设计思路,尝试设计对照实验,检测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引导讨论: 1.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怎么保证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2.如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3.如何检验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提示:可以借鉴上节课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4.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出探究方案,在任务单中写出实验步骤 请各小组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