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6475

【大单元教学】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课时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4907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教学,准备,雪地上的“足迹”,课时,教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准备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雪地上的“足迹”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雪地上的“足迹”》是本册教材的准备单元。本单元逻辑严谨、探究意味浓,在引导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意识,为后面培养学生制定计划、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做铺垫。本单元教学内容用1课时完成,设置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反思评价”5个主要步骤,侧重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和“搜集证据”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习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更加细致,能够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和差异,这对于识别和分析雪地上的“足迹”非常有利。学生在制订实验计划时,可能难以准确控制变量,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控制变量法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应用这种方法。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改变“受力面积大小”“压力大小”会影响物体表面的凹陷程度。 科学思维:基于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对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探究实践:小组合作制定实验方案并探究影响雪地凹陷程度的因素。 态度责任:乐于合作探究,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有着浓厚兴趣。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制定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证据,得出结论。 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制定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证据,得出结论。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猜想“雪地里的凹陷程度与什么有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猜想。能基本能不能实验理解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感受凹陷程度和受力面积、压力大小的关系如何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教师活动1 1.师问:在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这么一篇文章《雪地里的小画家》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生齐答 师:那好,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再来重温一下吧。 课件出示视频《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动物在雪地里会留下不同的脚印,那我们呢? 课件出示图片 师:奇奇发现自己走在雪地里,脚会陷下去,而妙妙却没有,你知道为什么吗? 妙妙说:“看,你的运动鞋已经完全陷入雪地里了!” 奇奇也发现了,所以他很纳闷:“为什么你踩在滑雪板上就不会陷入雪地呢?” 2.揭示主题 师小结:通过我们观看视频,以及奇奇和妙妙在雪地里发现的问题,同样都在雪地上,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印迹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雪地上的足迹” 板书主题:雪地上的“足迹”学生活动1 生齐答:有 欣赏视频,感受不同动物的不同脚印 生答:因为妙妙是踩在滑雪板上的。 了解本课主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视频的引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雪地里的不同脚印有关。这样在提高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又能迅速聚焦本课的主题,突出知识点。环节二:猜想“雪地里的凹陷程度与什么有关”教师活动2 师问:通过前面的观察,我们发现奇奇和妙妙留在雪地上的印迹是不一样的,那请大家想想: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大家认为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可能和受力面积和体重有关,为了方便我们整理,我们可以像妙妙说的,把猜想和假设记录下来。 课件出示表格 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证明猜想的依据。那通过大家的假设,我们可以总结出,凹陷程度与两个因素有关,分别是接触面积和重力大小。学生活动2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生1:妙妙踩在滑雪板上,滑雪板面积比较大,不容易陷入雪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