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7684

4.5 反比例(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441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反比例,教学设计,格式,2024-2025,学年,六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5 反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找准数量关系,并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培养数感。 2.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体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难点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比较。 2.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准备 收集的相关信息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正比例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相关联的量。 一、情境导入 1.上节课学习了正比例的相关知识,四人为一小组,提出一个与正比例相关的问题,组内回答。 (1)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2)正比例关系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 2.揭题。 今天要学的也是与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有关的内容。就是反比例。 【板书课题:反比例】 一、发现问题 活动一: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同组组员进行回答反馈。 预设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 预设2: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预设3:=k(一定)。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 二、引导合作 1.容器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容器的底 面积/cm21015203060…水的高度 /cm302015105…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1)同学们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想法,全班汇报。 观察能力和动脑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分析中找出数量关系,培养数感。 通过学生自己举例,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巩固反比例关系。 通过分析,学生们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反比例的相关知识。 认真观察统计表,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4)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自始至终没有变化,是一定的? 小结:(1)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2)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y=k(一定)。 2.你能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吗? 3. 分析图中所给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说一说这个积表示什么? (3)运货的天数与每天运的吨数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同桌讨论,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预设1:水的高度和容器的底面积。 预设2:水的高度是随着容器的底面积的变大而不断变小的,而且水的高度与容器的底面积的乘积总是一定的。 预设3:30×10=20×15=15×20=300,这里的积300,实际就是倒入容器的水的体积。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就是:底面积×高度=体积。 预设4:水的高度和容器的底面积是变化的,底面积和高度的乘积没有变化,即体积是一定的。 2.活动二: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回答。 预设1:如果总价一定,那么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预设2:如果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那么长与宽成反比例关系。 3.活动三:学生自主探究。集体交流,研讨。全班交流。 预设1:每天运的吨数、运货的天数,是相关联的量。 预设2:3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