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8249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日期:2025-02-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217803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课,阿长,山海经,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长妈妈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起来看课文。 回忆《朝花夕拾》共有哪些篇目。 一、课前热身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课 阿长与《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阿长与《山海经》 1.阿长是谁?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姓名不详。浙江绍兴东浦人夫家姓徐,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做裁缝;她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招进了一个女婿。在鲁迅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 2.《山海经》是一本什么书? 二、解题 三、走进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脐 搁 掷 震悚 疮疤 诘问 憎恶 霹雳 烦琐 粗拙 书斋 gē zhì sǒng zhāi qí chuāng bā jié zēng wù pī lì suǒ zhuō 守 寡 guǎ 哀悼 dào 茉 莉 土匪 辫子 胸脯 mò lì fěi biàn pú 菩萨 竹竿 pú sà gān 四、字词积累 莫名其妙: 深不可测: 情有可原: 惶急: 诘问: 惧惮: 震悚: 面如土色: 粗拙: 害怕。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追问、责问。 恐惧、着急。 从情理上可以原谅。 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没有人能说明他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粗糙低劣。 四、字词积累 缅怀、感激、思念长妈妈。 思考:文章主要分为那几部分? 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及对我的影响。 五、读课文,整体感知 简介阿长的身份和名字的由来。 回忆阿长的几件事。 (1、2) : (3~29) : 本文共31个自然段,按事件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一层(3~5) : 写阿长种种不好的习惯 第二层(6~12): 写阿长懂得许多繁琐的规矩和教“我”许多道理。 第三层(1 3~1 8) : 写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第四层(1 9~2 9) : 第三部分 (30、31) : 普通平凡 地位低下,不被重视 (一)分析第一部分 简介阿长的身份和名字的由来。(1-2) 六、课文分析,整体感知阿长形象 阿长 称呼 称呼由来 外形特征 (二)分析第二部分 回忆阿长的几件事。(3-29) 第一层(3~5段) : 写阿长种种不好的习惯 1、喜欢“切切察察” 2、“告我的状” 3、睡觉时成“大”字 饶舌 多事 粗俗、不拘小节 六、课文分析,整体感知阿长形象 (二)分析第二部分 回忆阿长的几件事。 第二层(6~12段):写阿长懂得许多繁琐的规矩和教“我”的许多道理。 1、元旦吃福橘; 2、人死了要说“老掉了”; 3、死人、生了孩子的屋子不该走进去; 4、饭粒掉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吃下去; 5、晒裤子的竹竿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迷信、真诚、 善良。 六、课文分析,整体感知阿长形象 (二)分析第二部分 回忆阿长的几件事。 第三层(13~18段) : 写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无知、淳朴 “长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