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0491

【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前、课后练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881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后,课前,新政,罗斯福,13课,精品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前、课后练 一、课前预学 1.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制度的基本矛盾。 【答案】资本主义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故答案为: 资本主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相关知识的掌握。 2.预学本课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罗斯福新政 背景    年,美国发生经济大危机,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失败。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施行“新政” 方式 采用   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内容 (1) 整顿   体系 (2) 加强对   的计划指导 (3) 调整   政策 (4) 推行    (5) 建立   制度 意义 积极意义:新政期间,美国   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   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_。 新政增强了政府的   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但是,新政是在   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   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答案】1929;1933;国家干预经济;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经济;就业;宏观调控;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可知: 背景:1929年,美国发生经济大危机,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失败。1929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施行“新政”。 方式: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内容:(1) 整顿金融体系;(2)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3) 调整农业政策;(4) 推行以工代赈;(5)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意义: 积极意义: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局限性:但是,新政是在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故答案为:1929、1933、国家干预经济、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经济、就业、宏观调控、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罗斯福新政。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 二、课中导学 3.(2023九下·四川期中)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识图回答问题 图一: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 图二:《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1933年美国失业率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罗斯福实施新政,问罗斯福新政开始于哪一年?评价这一新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反映了一个重要文件的签署场景,此文件签署在哪一年?此后二战中这种联合在军事上有哪两点表现?此文件签署意义何在? 【答案】(1)原因: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时间:1933年;评价: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2)时间:1942年;表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得胜利;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 (1)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