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1305

2.腊八粥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6110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腊八,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腊八粥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词,会写“腊八粥、感觉”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默读、圈画、批注等方法找出描写腊八粥的句子,体会其甜蜜,学习细腻描写食物以详细表达“等粥”的技巧。(重点) 3.通过圈画、批注、合作、交流等方法找出描写八儿的句子,体会腊八粥的诱人,学习如何通过人物活动衬托食物美味,掌握详细描写“等粥”的表达技巧。(难点) 4.通过朗读、合作读、速读等方式品味描写妈妈的句子,感受八儿家的温暖,学习如何将食物与人物情感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5.通过学法迁移,模仿课文第一段,描述一种你喜欢的食物,包括其特征和你对它的喜爱。(重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联系旧知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熬制腊八粥,并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的丰收。腊八粥也出现在许多当代作家的笔下。 出示: (指生读) 在这一碗粥里,有着五谷杂粮的融合,也有着各地独特的风味,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2.引入新知 出示: (指生读)同样是描写腊八粥,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腊八粥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诱人、好吃 师小结:沈从文先生描绘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确实,腊八粥食材多样,味道佳,广受欢迎。今天,方家大院的八儿因腊八粥而欣喜若狂。本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沈从文先生,深入课文《腊八粥》,体验独特的腊八风俗。 3.揭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一: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围绕腊八粥还写了哪些场景 完成思维导图。 众人(爱)粥 (盼)粥 八儿( )粥 ( )粥 腊八粥 家人( )粥 ( )粥 ( )粥 1.分类学词 第一组:叹气(词不离句) 他一个人进透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盖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还早。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3)井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连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4)“噢。"”蜗内又叹了声气。 通过关键词“叹气”等描绘煮粥时的冒泡情景,用其他词语替换叹气,体会作者生动的拟人修辞。 相机指导第二组词语:合拢 唾沫 塞灌 搅和 嘟囔 肿胀 熬粥 深褐(易错) 第三组词语:碗盏 上灯 松劲 孥孥(方言特色) 2.梳理脉络,感知详略安排 (1)生交流,师相机指导完成思维导图 (2)感知详略 师小结:由思维导图我们发现作家重点写了“八儿等粥”这个部分。 质疑:文章题目叫《腊八粥》,作者却详写了“八儿等粥”,请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详写等粥是因为这一部分更能表现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凸显了粥的美味,是作者最想表达的意思,所以详写。 三、介绍腊八粥,学写美食的方法 1.我们刚学过《北京的春节》,老舍在文中也写到了腊八粥,快速地找一找,写到了哪些食材? 预设生交流 2.快速默读第1自然段,本课中写到腊八粥的哪些食材。 要想介绍美食,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将食材讲清楚。那只讲食材就可以了吗?是的,还要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1)你看,沈从文有没有写出喜爱?(有)他是怎么写出喜爱的呢? 喜爱的人很多———多人喜爱,有小孩,中年人,老人; 事物本身的描述:味道好,食材多,形状美,香气足。 梳理小结写法:有人爱+事物本身可爱=喜爱 (2)学生练习 (2)点评,二次指导。 ①点评后,再指导。 师小结:“沸腾”、“叹气样儿”就叫“锅气”,就有了烟火味。如果你的文章也想写出烟火味,可以把人的感受、制作过程、见闻、评价,直接融入其中。这才有烟火味,才有真情实感。 ②学生修改习作,添加内容,完成小练笔。 通过刚才的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