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清单 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 1、通讯 通讯是一种新闻文体,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讯按内容分,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和工作通讯。通讯按形式分,分为纪实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调查、专题侧记、随行散记、记者手记、新闻花絮等。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人物通讯的分类: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本课三篇通讯展现了三位杰出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在这三篇通讯作品中,作者“以事写人”,运用典型事件、细节表现人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服务达人张秉贵”、“探界者钟扬”就活生生地“立”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自主探究,作者是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和细节使三个人物“立”在我们面前的,展现人物怎样的精神风貌? 《喜看稻菽千层浪》 典型事例: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②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⑤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典型细节: ①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 ②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③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人物精神风貌: 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勇于实践,敢于探索;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典型事件: ①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 ②张秉贵给急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 ③张秉贵接待气呼呼的女顾客 ④张秉贵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度 ⑤张秉贵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被买得少的顾客质问后受到触动 ⑥张秉贵忆往昔被兵痞打,今天却收到女顾客的水果而感慨不已 ⑦张秉贵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 ⑧张秉贵吃夜宵,因座无虚席,厨房大师傅特意给他拿凳子而受启发。 典型细节: “只见张秉贵从货柜里拿起一块糖,放到孩子手里,孩子顿时止住了哭声。” 人物精神风貌: 耐心细致、周到体贴;体贴入微;热情大度、和蔼亲切;隐忍克制、爱岗敬业、公私分明;自我反省、不断成长;主动求知、严于律己;善于分析、思想觉悟高。 《“探界者”钟扬》 典型事例: ①考入中科大;进入中科院工作。 ②不讲究住房,致力于采集种子 ③接受“自博馆”邀请,开展“科普”工作 ④敢于接收“无导师”“转导师“”学生。 ⑤赴藏工作;生命延续 典型细节: “而钟杨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牛仔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