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2320

【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2.1.3 心脏 教案

日期:2025-02-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307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少版,2024,生物,七下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名称 3.2.1.3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河北少年-出卷网-(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第三课时《心脏》。是是冀少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系统组成的关键部分。它上承血液、血管知识,下启血液循环过程,是理解人体血液循环机制的核心,为后续学习人体生理功能奠定基础。 2、教学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河北少年-出卷网-(2024)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课时。教材介绍心脏结构与功能抽象复杂,需结合模型、图片助学生理解。通过实验与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及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心脏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心脏的位置与结构、心脏的功能、工作原理。 难点:心脏瓣膜的作用;心脏工作原理的理解。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生物有兴趣,具一定观察与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弱。对心脏有感性认知,需深入探究结构与功能。 学情目标 生命观念: 阐述心脏结构与功能的联系,构建结构决定功能的观念。 科学思维: 分析心脏结构特点,培养逻辑思维;理解心脏工作原理,发展抽象思维。 探究实践: 借助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的形态与结构、心脏模型等活动,提升观察与实践能力。 态度责任: 通过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理解心脏健康对生命的重要性。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理解心脏的结构及位置。 2 理解心脏的功能以及心率。 探究能力 通过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的形态与结构,提升观察与实践能力。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关注心脏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结果展示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兴趣。借助模型、动画与实验,化抽象为直观。小组合作探究,培养思维与合作能力。结合生活链接,强化知识应用与健康意识。。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固知新 【回顾旧知识】“我们之前学习了血液和血管,一起来回顾一下血液成分及血管的类型特点。”引导学生回忆作答。点评并引入新课。 思考回答问题,回顾旧知。 巩固旧知,衔接新课。 探究实践 【提出问题】“古代战争中,将士们穿的铠甲有护心镜,现在警察在执行特殊任务时,要穿上防弹背心,以保护心脏部位。这些都说明心脏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心脏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 【实验探究】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的形态与结构。分发心脏模型和解剖材料,讲解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巡回指导,解答疑问;引导学生观察心脏外形、大小,触摸心脏壁厚度,观察各腔室及瓣膜,强调用刀切心壁时用力不可过猛,腔室露出后,用镊子夹起切口,用剪刀开扩,掀开心壁即可观察。 【提出问题】心脏的形态有何特点 心房壁与心室壁的厚度和弹性有何不同 血液在心脏各腔及相连血管之间是怎样流动的 【新知探究】结合实验观察、心脏结构示意图,讲解心脏各部分结构名称、位置和功能;提问:“心脏位于什么位置?心脏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心脏壁厚度不同与功能有什么关系?瓣膜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新知探究】介绍心脏的四个腔分别和血管相连。心脏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