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4077

2025年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题训练:诗词曲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172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小学,语文,小升,专题,训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题训练:诗词曲阅读 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明]于谦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在横线上把古诗内容补充完整。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①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这两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古诗品读,展文化自信。 竹石 【清】郑燮    不放松, 立根原在    。    还坚劲,    东西南北风。 2.根据诗歌内容把横线处补充完整。 3.“坚劲”一词中“劲”的读音是 ,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 ,请你用这个读音组个词: 。 4.前两句写了竹子的特点,后两句写了竹子的 ,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 。 5.这是一首 诗。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品读这首古诗时,我们可以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B.这首诗和《马诗》《石灰吟》都是同一类型的古诗,都立意深远,给人启迪。 C.这首诗开头一个“咬”字把竹子拟人化,一个“定”字写出竹子目标之明确。 D.这首诗中“坚劲”这个词写出了竹子姿态的豪迈和对东西南北风的蔑视。 6.对比阅读,感受不一样的雨。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忽来风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从诗的题目中,可看出《春夜喜雨》描写的是 (季节) (时间)的雨,其中的“ ”字是全诗的诗眼,浓缩了诗人的喜悦、赞美之情。 (2)《春夜喜雨》中最能表现这场雨特点的两句诗是: 、 。 (3)《春夜喜雨》描写的雨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的雨是 。 A.和风细雨 B.连绵阴雨 C.疾风骤雨 D.倾盆大雨 (4)读诗句,想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5)《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与《游园不值》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让人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 (6)“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你再写出两句含“雨”字的诗。 7.阅读。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 君看一叶舟,   。 (1)补全诗句。 (2)“往来”的意思是 ,这个词写出了江上 的景象。 (3)下列有关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本诗中往来的吃鱼人和艰辛的捕鱼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本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的情感一致。 C.本诗语言质朴,应用叙述的语气进行朗读。 (4)结合资料和本诗,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的理解。 资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 放舟蓬莱①阁下 戚继光②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①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注释】①蓬莱:今属山东,戚继光家乡。②戚继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讨倭寇,屡建奇功。晚年因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而“遽改之广东”,其后“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此诗即写于此时。③形容山高峻。 8.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时隔三十年旧地重游,看到山川依旧,有人事沉浮、物是人非之感。 B.颔联中“出”字精练传神,突出了蓬莱阁立于高崖有缥缈飞天之势的特点,表达诗人隐逸家乡的意愿。 C.颈联写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