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分钟品鉴“万园之园”之美 视频导入 课题导入 你还记得《南京条约》吗?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列强在中国的发财梦实现了吗?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继续与扩大) (1856-1860咸丰)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8-11页,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5分钟。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侵略者、过程及影响。 2、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3、列举《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满以为可以迅速打开中国市场,获得巨额的利润,可是五口通商以来的10年间,英国很多商品在中国市场上滞销。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P32 材料二:英国对华贸易在1846年出现下降趋势,直到1856年前夕,一直未能恢复到1845年前的水平。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P53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你还记得《南京条约》吗? 材料三:造成西方工业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除了部分产品不适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如刀叉)外,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结构“造成的巨大的节约和时间的节省,在这里对大工业产品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 ———马克思《资本论》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四:英国在华贸易在1846年出现下降趋势,直到1856年前夕,也未能恢复到1845年前的水平……但英国政府认定商品滞销在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太少,遂从1854年到1856年间,伙同法、美等国先后多次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 材料五: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合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然而,在广州的叶名琛顽固地拒绝谈判,即使细小变通也不容许,坚称如予夷一寸,彼等或近一尺。 ———徐中约主编《中国近代史》 列强提出“修约”要求 遭到清政府拒绝 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中国走私船,被广州水师查获,英国谎称是英国船只并称毁坏英国国旗,要求释放船员并道歉,清政府为避免事态扩大,释放船员,没有道歉。 “马神甫”是法国天主教,原名叫马赖,非法潜入广州为非作歹,被当地官员处死。 问题探究1:面对难以打开的中国市场,列强是轻易放弃还是扩大侵略步伐? 借口:中英亚罗号事件和中法马神甫事件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马神甫”事件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2.侵略者 主凶:英国、法国 帮凶:美国、沙俄 3.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 4.经过 1856年10月 1858年 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联合法国,攻陷广州 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签订《天津条约》 1857年 签约双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使外国侵略者取得了影响、操控清政府的重要手段。 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大到长江中下流。 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口岸特点? 4.经过:第一阶段 1860年8月 1860年10月 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咸丰逃跑, 奕 留守 火烧圆明园 签订《北京条约》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进一步破坏了我国领土主权 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