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十六 南方地区 课时:第十六课时 课本:第186页 课标解读 01 知识梳理 02 目录 重点突破 03 能力提升 04 过关训练 05 直击中考 06 课标解读 01 PART ONE 2025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能力提升 过关训练 直击中考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南方地区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区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该区域城乡发展图景 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香港、澳门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以及港澳与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增强区域联系的意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台湾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以及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 2025年备考指导 本专题一般结合自然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知识进行考查,借助一些时事热点进行综合能力的测试 知识梳理 02 PART TWO 2025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能力提升 过关训练 直击中考 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03 PART THREE 2025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能力提升 过关训练 直击中考 重点一 自然特征与农业 重点一 自然特征与农业 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2)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植被常绿,被称为“红土地”。 (3)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重点突破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条件: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一年两熟到三熟,耕地多为水田。 (2)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盛产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读“中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图16.1),完成1~2题。 1.柑橘优势区域的气候条件是( ) A.热量充足,降水充沛 B.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C.气候高寒,光照强烈 D.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典题精析 A 2.与粤赣闽地区相比,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这里的热量条件之所以能满足柑橘生长的需要,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南部有云贵高原阻挡,夏季风不易进入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密布 C.气温低,柑橘的生长期较长 D.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D 重点突破 03 PART THREE 2025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能力提升 过关训练 直击中考 重点二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重点二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长江入海口处。 (2)范围: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3)自然条件: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水文:河湖众多。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对全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超大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同时,上海也是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科技、教育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读图16.2,完成1~2题。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有(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典题精析 C 2.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国际金融、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