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5756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十二 近代以来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微专题4 苏联(俄)社会主义实践与改革 课件+学案

日期:2025-02-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3288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届,专题,课件,改革,实践,社会主义
    主题十二 近代以来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微专题4 苏联(俄)社会主义实践与改革 [专题解读] 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苏俄(联)先后进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给社会主义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启迪。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改革最终失败,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 1.(2022·湖南卷,14)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微点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特点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2024·江苏卷,14)1930年,苏联《共青团真理报》以“每个工人都需要强壮的肌肉和敏锐的眼睛”为题刊发文章,号召青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在政府鼓励下,成千上万的苏联人学会了射击、游泳、滑雪、跳伞等运动技能。此时,苏联重视体育旨在(  ) A.弥补技术人才的不足 B.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C.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D.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2023·河北卷,15)1931年夏,国际计划编制问题代表大会在阿姆斯特丹召开,苏联的计划工作经验被列为主要议题之一。苏联代表团带来的报告和资料在会上很快被散发一空。材料表明(  ) A.“苏联模式”获得认可 B.西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 C.资本主义制度弊病初显 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备受关注 4.(2021·山东卷,13)下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 时间 拖拉机数量(万台) 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 2.7 1.7 1932年 14.8 61.5 1937年 56.1 93.0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微点拨 苏联模式 5.(2023·辽宁卷,15)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大部分厂房还是废墟时,就已开始生产,仅1946年就生产了6 000台拖拉机。到1950年,全市的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已完全恢复,产量超出战前水平的30%以上。这体现了当时苏联(  ) A.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B.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型 C.集体化进程的加快 D.工业生产技术的领先 6.(2024·永州三模)“1918年的春天过得非常艰难。时时给人一种感觉:一切都在土崩瓦解,惶惶不可终日……这个财力枯竭、一片荒凉和极端绝望的国家能有足够的生命力使新制度维持下去吗?”为此,苏维埃政权(  ) A.利用国家力量参与配置经济资源 B.以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工业 C.被迫开始单独与同盟国进行和平谈判 D.实施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7.(2024·江门二模)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开始到1933年结束。期间,其工业总产值是1913年的234.5%,工业产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