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6442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 课件(共20张PPT)-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日期:2025-04-04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48631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二十四节气,立冬,课件,20张,PPT,小学生
  • cover
(课件网) 【是日诗】 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清|郑燮《山中雪后》 在北方,水泽开始结冰了。 表的土地开始冻结。 天寒地冻,雉鸟(野鸡)蛰伏, 天空中不见了鸟儿的生机。 01 / 立冬的含义 立冬是中华民族24节气之一,古代四立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 立冬这天预示着冬天要开始了,是秋天转变到冬天的转折点,这个季节不仅是秋冬之季的划分,更是休息犒劳自己的日子。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曾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秋季的农作物都已经收晒完毕,冬天的大地上,动物也都藏了起来。 02/ 立冬的习俗 立冬的风俗有:吃饺子、贺冬、冬泳。 北方习俗 立冬风俗之吃饺子 冬天开始之后,北方的冷空气向南方吹来,还会形成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古人常说:“立冬补冬,补嘴空”,为了预防冬天的寒冷,就会吃热量比较充足的饺子。 北方习俗 冬泳: 冬泳是集冷水浴、空气浴与日光浴于一体的“三浴”,北方人很喜欢冬泳,在寒冷的环境下冬泳可以强身健体,增强血脉扩张帮助新陈代谢。 民间习俗 贺冬: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还在稳固、加强,更有普遍性。比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03/ 立冬起源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11月7-8日左右,也就是太阳黄经到达225度的时候。这个时候北半球的地表热量越来越来,即使之前储存了一定的热量,随着立冬的时间推移,气温会越来越低,严寒的冬季已经不远了。立冬是冬季的开始,“立”是建立、起始的意思,“冬”除了冬天的意思,也是收藏、储存的含义,表示将深秋丰收的粮食储存以备过冬。 04 / 立冬民间传说 相传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湖南为官,在他辞官归乡的时候,看到南阳的百姓们饥寒交迫,甚至都冻伤了两只耳朵。此时正是冬季,伤寒流行,许多百姓衣不蔽体的,张仲景于心不忍,就地搭建了一个医棚,收治这些穷人。他用一些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一起熬制,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煮熟后分给穷人吃,吃完后,大家的耳朵治好了。后来每逢立冬和冬至,人们都会把面皮捏成耳朵形状,包上馅煮汤吃,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立冬吃饺子的传统了。 05 / 立冬古代的习俗 立冬有一习俗,叫贺冬,也叫“拜冬”,沿自我国汉代的习俗,东汉《四民月令》中有提到,在这一天要摆酒席宴请尊师;到了宋代,这天人们要换上新衣,互相外来道贺,像过年过节一样。 06/ 立冬诗句 《立冬即事》(其一) 宋 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即事》(其二) 宋 仇远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06/ 立冬诗句 06 / 立冬诗句 《立冬》 明 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 唐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之夜,笔墨都冻凉了,诗人只好与炉火琼浆相伴,微醉中竟将一地月光当成了雪迹。 06/ 立冬诗句 07 / 立冬物候现象 冬天是休养生息的季节,过去我们是个农耕社会,人们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年的辛勤劳动,在立冬的这天,大家会休息一下,顺便杀鸡宰鸭,做成进补食物来补充人体能量,犒劳一家人这一年来的辛苦工作,也是为了增强体质,御寒保暖,做好过冬的准备。 07 / 立冬物候现象 中国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这是流水逐渐冻结的意思;“二候地始冻”,代表着连土地也开始冻结了;“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即是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