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6.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六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结 作业提升 课时讲解 1 课时流程 2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见题型 知识点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知1-讲 1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2)设: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未知量(设元). (3)找:找出能表示题意的两个等量关系. 知1-讲 (4)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5)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6)答:检验所求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写出答案. 知1-讲 特别解读 一般情况下,有几个未知量就需要列出几个方程,所列方程必须满足:①方程两边表示的是同类量;②同类量的单位要统一;③方程两边的数值要相等 . 知1-练 例 1 某船的载质量为300 t,容积为1 200 m3,现有甲、乙两种货物要运,其中甲种货物每吨体积为6 m3,乙种货物每吨体积为2 m3,要充分利用这艘船的载质量和容积,甲、乙两种货物应各装多少吨? 考向:利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解应用题 知1-练 解题秘方: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准题目中的 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 解法提醒 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1)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常见的关键词有“比”“是”“等于”等; . . 知1-练 (2) 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如体积公式、面积公式等,找等量关系; (3) 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船沿同一路线航行,顺流航行与逆流航行的路程相等; (4) 借助列表格、画线段示意图等方法找等量关系. 知1-练 解:设甲种货物应装x t ,乙种货物应装y t. 由题意,得解得 答:甲、乙两种货物应各装150 t. 知2-讲 知识点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见题型 2 根据在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的不同类型,归纳出应用题的几种常见题型:(1)和、差、倍、分问题; (2)数字问题; (3)配套问题; (4)销售问题;(5)行程问题;(6)百分比问题; (7)古代算术问题;(8)图形面积问题;(9)方案选择问题. 知2-讲 特别提醒 不同类型的问题中都有各自的代表性词语,如配套问题中的“配套”,销售问题中的“售价”“标价”“折扣”等. 知2-练 某中学七年级甲、乙两个班共有93 人,其中参加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共有27 人,已知甲班有的学生、乙班有的学生参加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求这两个班各有多少人. 例 2 考向:常见类型的应用题的解法 类型1 和、差、倍、分问题 知2-练 解:设甲班有x 人,乙班有y 人, 根据题意,得解得 答:甲班有48 人,乙班有45 人. 解题秘方:紧扣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关键是和、差、倍、分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等量关系. 知2-练 方法点拨 解和、差、倍、分问题的应用题,要抓住题中反映数量关系的关键字,如和、差、倍、几分之几、比、大、小、多、少、增加、减少等,明确各种反映数量关系的关键字的含义. 知2-练 类型2 数字问题 有一个三位数,现将最左边的数字移到最右边,则比原来的数小45;又知原百位上的数字的9 倍比原三位数去掉百位上的数字后的两位数小3,求原三位数. 例 3 解题秘方:设出数位上的数字,利用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出数,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知2-练 解:设原百位上的数字为x,原三位数去掉百位上的数字后的两位数为y, 由题意得解得 则4×100 +39 =439 . 答:原三位数为439 . 知2-练 解法提醒 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地用式子表示一个多位数. 比如一个三位数,当它的百位上的数字为a,十位上的数字为b,个位上的数字为c 时,这个三位数可表示为100a+10b+c. 知2-练 类型3 配套问题 某服装厂生产一批某种款式的秋装,已知每2 m 的某种布料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