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 ———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的性质。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并解释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出现的问题。 3.增强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 项目活动1 PART 01 第一部分 项目活动1 解读84消毒液的产品说明 1.常用化学试剂的杀菌消毒原理 (1)酒精:吸收细菌蛋白中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体积分数为_____的酒精消毒杀菌的效果最好。 (2)医用双氧水:具有_____,可以把脓液、污物中的细菌_____来杀死细菌。 75% 氧化性 氧化 2.84消毒液的成分和性质 (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_____。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看,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为_____价,化合价可以降低,因而次氯酸钠具有_____性;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次氯酸钠属于盐,可以与稀酸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更强的_____。在使用过程中,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与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化学方程式:_____),从而发挥消毒功能。 次氯酸钠 +1 氧化 氧化性 NaClO+CO2+H2O===NaHCO3+HClO (2)次氯酸虽然有较好的消毒、漂白作用,但在光照条件下会分解(化学方程式:_____),因此不宜直接用作消毒剂或漂白剂。 3.探究84消毒液有效成分的性质 资料:84消毒液的产品使用说明 1.如原液接触皮肤,立即用清水冲洗。 2.本品易使有色衣物脱色,禁用于丝、毛、麻织物的消毒。 3.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4.不得将本品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1)提出问题:从物质类别和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有什么性质? (2)预测性质 ①从物质类别上看:NaClO为一种弱酸盐(类比Na2CO3),溶液呈碱性,能和较强酸反应生成HClO。 ②从价态上看:NaClO中的Cl元素为+1价,有降低到-1价或0价的趋势,具有氧化性。 ③从使用说明上看:NaClO有一定的漂白性。 (3)实验用品 稀释的84消毒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pH试纸,胶头滴管,培养皿,表面皿,棉花,玻璃棒。 (4)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将一小片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稀释的84消毒液点在试纸中央 试纸先_____,后_____,说明次氯酸钠溶液显_____性,且次氯酸钠具有_____性 变蓝色 褪色 碱 漂白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与结论 ②按下图向两溶液中同时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溶液均变蓝且b比a快,说明次氯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HClO的氧化性比次氯酸钠的更_____ 强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与结论 ③将少量稀释的84消毒液与少量稀盐酸混合加入培养皿中,同时放置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盖上表面皿,并在表面皿与培养皿之间塞入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 ①产生_____色气体,淀粉碘化钾试纸变_____; ②次氯酸钠中氯元素显+1价,HCl中氯元素显-1 价,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看,二者反应生成Cl2,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③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用于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黄绿 蓝 4.常见含氯消毒剂 (1)84消毒液为什么不能与洁厕剂(通常含盐酸)等酸性产品同时使用? (2)资料表明,84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起主要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84消毒液,次氯酸是如何产生的呢? 为什么要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 1.有经验的阿姨在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洗有色衣服之前,都会将自来水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目的是( ) A.使水中的杂质沉淀 B.使水中的HClO分解 C.起到杀菌作用 D.增加水中O2的含量 解析:用Cl2消毒的自来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漂白性,暴晒可使HClO分解,洗衣服时就不会使有色衣服褪色。 √ 2.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