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919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全套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2-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86688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九年级,一册,物理,全套,教案
  • cover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全套教案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课 题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2)能识别扩散现象,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和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了解分子层面的微观运动,培养对科学探究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知识。 教学难点 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准备 教师 粉笔、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空瓶、铅圆柱 学生 红墨水、烧杯、水、注射器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学生思考为什么当妈妈厨房在做饭时,自己在书房做作业也能闻到香味? 进行新课 物质的构成 提出问题:教师出示粉笔,想一想如果把此粉笔掰断,断开的两节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 讨论交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物质的变化情况、无限度的分下去时出现的情景。 归纳总结:学生结合课本进行小组总结得出: (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活动一 演示一:教师打开一盛有香水的香水瓶,让附近的学生闻一下。 问题:能不能闻到香味?为什么? 演示实验2:我们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隔板板。 观察并思考:上面空瓶有红色现象说明了什么?将空瓶与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颠倒放置,重做这个实验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 结论:上面空瓶有红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到了上面空瓶中,分子是运动的。这个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颠倒放置时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因为二氧化氮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运动,无法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归纳总结: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交流讨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能否举出几个例子? 活动二 提出问题:气体可以发生扩散,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可以发生扩散呢? 演示实验3:向一个盛有热水、冷水的两个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 观察并思考: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论:说明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活动三 提出问题:上面的气体、液体可以发生扩散现象,那固体会不会有扩散现象,同学们交流、讨论举例。 归纳总结: (1)说明了气体、液体、固体在相互接触后,都能彼此进入到对方内部,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 (2)扩散快慢的因素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 (3)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时刻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典例分析 1.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 .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 .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 .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答案】C 【解析】解:A.沙尘暴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沙尘不属于微观粒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