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9389

拟行路难(其四)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2-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23871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行路,其四,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拟行路难(其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CONTENTS 目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录 壹 贰 叁 新课导入 第一部分 PART 01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与诗歌创作背景; 2、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 3、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4、体悟作者在门阀制度下,命运不公的愁苦心情。 学习目标 第二部分 PART 02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 时著名诗人。 导,与诗人相遇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 南朝宋鲍照作《拟行路难》 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 鲍照的生平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鲍照的生平 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鲍照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解 题 《乐府解题》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每因酒酣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 新课讲解 第三部分 PART 03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读,与诗人相通 初读诗歌 纠正字音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 眼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再读诗歌 寻找诗眼 诗 眼 1.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2.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3.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4.抓词类活用; 5.抓虚词。 再读诗歌 寻找诗眼 品,与诗人同行 本首诗的诗眼: 再读诗歌 寻找诗眼 愁 为何愁? 愁什么? 如何表现愁? 表现手法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道理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 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前两句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里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鉴赏诗句 作者说“人生亦有命”,因而不应该“行叹复坐愁”,似乎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事实是否如此 ①运用反讽的笔法来抨击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