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宝葫芦的秘密》 教学第1课时 一案四单 学校班级 备课人 课题名称 宝葫芦的秘密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40分钟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 认识 “妖、矩” 等 7 个生字,会写 “介、绍” 等 15 个生字,理解 “规矩、声明” 等词语的意思。 2.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 3. 体会童话故事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 2. 默读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明白王葆想拥有宝葫芦的缘由。 教学难点 感受童话的奇妙,理解宝葫芦在王葆心中的特殊意义,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教学准备 课件、《宝葫芦的秘密》原著片段资料、幻想主题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激趣导入 (1-2分钟) 1. 播放一段充满奇幻元素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幻想主题的图片,如魔法城堡、会飞的扫帚等。 2. 提问引导:同学们,在这些奇幻的世界里,常常会有神奇的宝物出现,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最想拥有什么神奇的东西呢?引出课题《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1. 认真观看视频或图片,沉浸在奇幻氛围中。 2. 积极思考并踊跃回答问题,带着好奇齐读课题。 通过奇幻的视听素材,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幻想思维,自然地引出课题,为学习充满想象力的童话课文营造氛围。 二、 预学检测 (5-7分钟) 检测一:字词大闯关 1. 出示生字词,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让学生认读 “妖、矩、乖、撵、丫、拽、冲、瘦、福、罢、葵、妖、矩、乖、撵、丫、拽、瘦、福、罢、葵、瘦、罢、福、撵、丫、拽、矩、乖、妖、葵” 等生字和 “规矩、声明、劈面、向日葵、介绍、妖怪、规矩、乖巧、撵上、烫手、脚丫、拽住、冲着、瘦长、幸福、罢了” 等词语。 2. 对易错字进行重点强调和书写指导,如 “妖” 字右边是 “夭” 不是 “天”,“矩” 的笔顺等。 检测二:知背景 1. 提问学生是否读过《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或看过相关影视作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2. 简要介绍作者张天翼以及《宝葫芦的秘密》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梗概,重点突出宝葫芦在故事中的神奇作用。 检测三:读课文 1.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纠正错误。 2.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初步梳理文章脉络。 1. 积极参与生字词认读,认真倾听同学的朗读,注意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做好笔记。 2. 分享自己对《宝葫芦的秘密》的了解,认真聆听老师的介绍,丰富背景知识。 3. 其他学生仔细听同学朗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在班级内交流分享。 1.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确保学生能正确读写生字词,为课文学习奠定基础。 2. 补充学生的知识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 精准释难 (15-20分钟) 任务一:初读感知故事梗概 1. 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宝葫芦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和总结,梳理出故事的大致情节:王葆介绍自己、讲述自己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产生想要宝葫芦的想法。 任务二:品读细节,探究原因 1. 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王葆听奶奶讲故事时的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的语句,如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 ——— 那是掘地掘出来的。”“不管张三也好,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