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1527

《7开国大典》课件(共45张PPT)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51650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开国大典,课件,4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绣红旗 开国大典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初读课文 字词大通关 词语我会认 汇集 预定 爆发 就位 宣告 雄伟 肃静 旗帜 语调 完毕 检阅 制服 坦克 一致 距离 高潮 次序 擎着 瞻仰 电钮 bào xuān qíng sù zhì zhān niǔ 排山倒海 多音字 奔:bēn(奔跑)bèn(投奔)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反义词 汇集———分散 庄严———轻浮 肃静———喧哗 热烈———冷淡 欢呼———悲叹 完毕———开始 整整齐齐———歪歪扭扭 近义词 宣布———公布 肃静———肃穆 挺立———耸立 汇集———聚集 诞生———出生 宣告———宣布 飘拂———飘扬 次序———顺序 生字我会写 zhǎn 音序: Z 上下 偏旁: 皿 10 形近: 灯盏 把盏 笔顺: 组词: 结构: 笔画数: 盘子 脸盆 xuān 音序: X 上下 偏旁: 宀 9 形近: 宣传 宣布 照本宣科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喧闹 喧哗 锣鼓喧天 结构: zhì 音序: Z 左右 偏旁: 刂 8 形近: 制度 制止 出奇制胜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刺刀 尖刺 寒风刺骨 结构: jù 音序: J 左右 偏旁: 11 形近: 距离 差距 行距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拒绝 抗拒 拒之门外 结构: lóng 音序: L 左右 偏旁: 阝 11 形近: 隆重 隆起 数九隆冬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降临 降落 夜幕降临 结构: 默读课文,想一想从群众入场后到群众游行,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并从文中找到相应的线索进行标记。 整体感知 早上六点钟 下午三点整 阅兵式开始 阅兵式完毕 傍晚 晚上九点半 时间顺序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开国大典写了哪两部分内容? 总体情况 (1—3自然段) 具体过程 (4—15自然段) 开国大典 自由朗读1-3自然段,说说你了解到了开国大典的哪些信息? 时间 地点 参加典礼的人员 人数 会场的具体位置。 会场的布置。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什么感受? 文章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这两句话,直接点明了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和事件。这种表达不仅突显了这一天的重要性,也为接下来的具体描写设定了背景。 作者详细描述了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包括中央政府领导人、政协代表、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展现了这场典礼的广泛参与性和代表性。观礼台上还有外宾,表明这次活动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接着,文章对会场———天安门广场的布局进行了具体介绍,强调了广场的丁字形结构、河上的五座白石桥、城墙及天安门城楼的位置,以及位于一横一竖交点南面的电动旗杆,这些细节不仅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也体现了典礼的庄重与隆重。 开国大典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终于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这一历史时刻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血和期望,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这场盛大的典礼也展示了新中国的开放姿态和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吸引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会场布置衬托出庄严、隆重的气氛。 人们的心情十分急切、激动。 场面气势恢宏,气氛热烈。 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现了从早上六点开始,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队伍陆续进入会场,并按照预定地点排列的景象。工人、农民等各界代表为了参加这一历史性时刻,不辞辛劳,早早赶到北京。铁路工人从长辛店、丰台、通县赶来,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农民更是五更天摸黑起床,步行几十里路赶来。这些细节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开国大典的热情和期待,也体现了全国人民对新中国的热爱和支持。 到了中午时分,越来越多的人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