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2666

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911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 cover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会写“落、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3.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2.教学难点:理解“关了门做功课”“地下的学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等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特别的学校———花的学校。想象一下,花朵们也有自己的学校,那会是怎样一番奇妙的景象呢?是色彩斑斓的校园,还是充满芬芳的教室?让我们带着好奇与憧憬,一同开启花的学校之旅,去探索花朵们的世界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新鲜”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反馈,认读生字新词: 雷云 轰响 荒野 口笛 功课 罚站 衣裳 放假 (1)指名读,相机正音。 提示并强调:“裳”要读轻声,“假”是多音字。 (2)交流感到新鲜的词语。预设:雷云、荒野、口笛。 先根据课文中的语句猜一猜词意意思,再出示动图、视频了解。 3.根据提示,梳理课文内容。 (1)课文题目叫“花的学校”,找一找写花孩子在花的学校上学的自然段。 交流,明确:课文第3、4自然段。 (2)那么,课文其他自然段写花孩子做什么呢?交流,明确: 花孩子在草地上跳舞、狂欢———第1、2、5、6自然段 花孩子急着回家找妈妈———第7、8、9自然段 三、聚焦“舞会”品“新鲜” 1. 出示活动二要求: 再读1、2和5、6自然段,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要点:东风“走过荒野”“吹着口笛”,它像人一样会走路,还开心地吹着口笛,把东风当成人来写,很新鲜。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要点:“一群一群”分明是在数孩子;抓住“跑出来”“跳舞、狂欢”,体会花孩子的心情。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要点:链接生活经验,对比体会狂风、雷云的可爱。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要点:体会花儿穿各色衣服的美丽,“冲”出来的急切。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要点:说话练习:清风一来,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 四、想象画面,品读词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圈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说说为什么有新鲜感。 预设1:如“雷云”“风笛”这2个词语,学生觉得跟平时的表达不一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雷云”“风笛”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 预设2:学生认为“走过荒野”“吹着风笛”有新鲜感,作者把东风当作人来写,生动有趣,写出了东风吹过荒野和竹林时的轻快。 预设3:第2自然段中,如“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学生觉得想象奇特、有新鲜感,写出了花儿的喜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3.引导学生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5.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圈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说说为什么有新鲜感。 预设: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做功课、游戏、放假等这些词句有新鲜感,因为都充满奇特想象。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感知把花当作人来写的特点。 引导学生想象:花孩子们关了门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