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3342

【2025新课标】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7课 《牧场上的家》课堂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9982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新课标,花城,音乐,四年级,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第7课《环球音乐探宝(三)—北美洲之行》第1课时《牧场上的家》。 【教材分析】 《牧场上的家》是花城版四年级下册第第7课《环球音乐探宝(三)—北美洲之行》第1课时唱歌课。《牧场上的家》是一首经典的美国西部民谣,歌词取材于堪萨斯州诗人布鲁斯特·希格利于1872年所写的一首诗《我的西部家园》。后由希格利的朋友谱曲,歌曲旋律简单优美,歌词反映了美国早期移民拓荒者的田园情怀。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平稳舒缓,具有典型的美国乡村音乐风格。歌词描绘了牧场上的美丽景象,如水牛游荡、小鹿和羚羊欢跳等,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宽广天地的向往,以及对家的深深眷恋。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旋律有较好的感知能力。他们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乐于表现自我,对歌曲的情感表达有初步的理解。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较高,但对经典音乐作品了解较少。部分学生音乐节奏感较强,能较好地把握歌曲节拍,而部分学生则在音准和节奏方面还需加强练习。整体而言,四年级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热情,需在拓宽音乐视野和提升音乐技能方面进一步加强引导。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 (二)艺术表现 鼓励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和创编活动,体验创作与合作带来的愉悦。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国西部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牧场上的家》,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所表达的田园情怀。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起伏,以及歌曲中弱起小节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欣赏图片,图片中展示的是什么?(教师展示草原)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草原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草原《牧场上的家》(书写板书《牧场上的家》)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音乐,感受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通过聆听,我们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牧场上的家》是一首经典的美国西部民谣,歌词取材于堪萨斯州诗人布鲁斯特·希格利于1872年所写的一首诗《我的西部家园》。后由希格利的朋友谱曲,歌曲旋律简单优美,歌词反映了美国早期移民拓荒者的田园情怀。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平稳舒缓,具有典型的美国乡村音乐风格。歌词描绘了牧场上的美丽景象,如水牛游荡、小鹿和羚羊欢跳等,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宽广天地的向往,以及对家的深深眷恋。 歌曲是几几拍的节奏?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再次聆听歌曲,判断这首作品的节拍是怎样的?(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为3/4拍,你们知道3/4拍的强弱规律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预设: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下面听音乐,感受歌曲有几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