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3473

【新课标】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0课《野玫瑰》教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999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新课标,花城,音乐,六年级,下册,10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音乐家(四)—舒伯特》第1课时《野玫瑰》 【教材分析】 《野玫瑰》是花城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音乐家(四)—舒伯特》第1课时唱歌课。歌曲《野玫瑰》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他是艺术歌曲的大师,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誉为“歌曲之王”。这首歌曲根据德国文学家歌德的抒情小诗谱曲而成,又名《野蔷薇》,作于1815年。它叙述了一位轻浮的少年粗暴采摘原野上的红玫瑰,最终被玫瑰刺痛手的故事。全曲以分节歌的形式写成,曲调含蓄优美,情绪明朗,采用了2/4拍,即奥地利民间舞曲常用的节拍形式,旋律跳跃活泼,描绘了一个顽皮少年边走边跳的音乐形象。但在每段结束之前的延长音处,可感受到一丝忧虑的情绪。歌曲中包含了渐强、渐弱等力度记号,以及顿音、延音等音乐记号,这些记号的运用丰富了歌曲的情感表达。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音乐基础逐步提升,对音乐有一定感知力和表现力。多数学生能准确把握节奏、旋律,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增强。在演唱方面,能较好地把握歌曲情感,部分学生展现出较高的演唱水平。课堂上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但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乐感强,对音乐的兴趣浓厚,能主动学习;有的学生在节奏把握、音准等方面存在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学生对音乐的审美逐渐多元,对音乐风格的偏好也各有不同 。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鉴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野玫瑰》的旋律和歌词,了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简单的表演。同时,通过歌曲的学习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通过歌曲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关联,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野玫瑰》,掌握其旋律和歌词。 (二)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变化音,把握歌曲的音乐情绪和力度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 同学们,你们了解作曲家舒伯特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舒伯特出身于奥地利的一个教师家庭。自幼随父兄学习钢琴和小 提琴,少年时即显露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华。然而,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享年仅31岁。他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音乐名作,如歌曲《魔王》《野玫瑰》《鳟鱼》《摇篮曲》《小夜曲》以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等。你们学习过舒伯特的哪首歌曲?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一个冬日,身无分文的舒伯特,走进一家饭店。他又冷又饿,拿起一张菜单在上面画起五线谱,激情地写起曲子来。老板见他衣衫褴褛,以为他是要饭的,想把他赶出饭店。当舒伯特写完这首歌交给老板时,老板免费送给舒伯特一盘土豆。这首在菜单上写成的歌,就是著名的《摇篮曲》。 回忆一下,我们在哪个年级时曾学唱过舒伯特的这首《摇篮曲》?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魔王》同样也是舒伯特比较出名的作品,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舒伯特、歌德与歌曲《魔王》。 一天,舒伯特在房间里大声地朗诵着歌德的叙事诗《魔王》。他忽然坐下来奋笔疾书,很快完成了这首歌曲的创作。后来舒伯特恭恭敬敬地抄了一份谱子寄给歌德,而歌德却漫不经心,连信也没回一封。直到晚年歌德在一次音乐会上才听到这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