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美术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345475
岭南版(2024)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5.茂密的山林 教学设计(表格式)+课件(共31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10-2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8次
大小:2703236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岭南
,
教学设计
,
视频
,
PPT+
,
31张
,
课件
广州市中小学美术“美感课堂”课时教学设计模版 第五单元 大自然的奥秘 第四课时《茂密的山林》教学设计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的课程恰当地体现了“美术、人文、科技”的教材编写综合理念。教材呈现了相关的摄影作品、大师作品、学生作品和学生活动情境,创设了一种广泛的人文情境,让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欣赏作品的层次上考虑到了多元文化因素。教材呈现了“仿生学”的一些案例,人类模仿生物的外形和奇特的功能设计出新颖独特的“产品”,从而启发学生对设计功能上的多方位思考。既有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也包含了明显的科技因素。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培养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课程中,集中了“造型”“用色”“设计”的课题,围绕“自然”的主题,运用形、色和机理等进行主题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 二、教学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基于艺术课程标准要求聚焦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组织课程内容的基础下,为了落实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达成目标,尝试将岭南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自然的奥秘》进行重构与再设计,把“长颈鹿的启示”和“鱼儿的启示”这两课程内容重组成《小动物的启示》。运用几何形对比、组合、均衡等原理进行设计,了解仿生设计的科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以“人与自然”结合为主题,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山林,通过知识的渗透、综合、拓展,激发学生关心自然、爱护环境的情感。教材提供多种表现手法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认识表现的多样性,同类色知识、重叠法、遮挡法等表现技巧的渗透,使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教材充分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 三、学情分析: 三年2班的学生绘画造型能力比较强,但在想象方面比较缺乏,他们对事物观察的比较仔细,喜欢写实的作品,乐于进行动手实践。通过二年级学习《大树爷爷》,现在能熟练地画出大树的外形、纹样,也能很好的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目标 素养目标:了解山林的色彩与外形,学习运用同类色组合与相似形重叠的手法表现茂密的山林。 审美目标:通过对山林的观察,发现山林的色彩的微妙变化和前后遮挡关系,感受不同季节的色彩及其变化和山林的空间层次。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同类色组合与相似形重叠遮挡的手法,表现茂密的山林。教学难点:应用同类色及遮挡手法来表现山林的空间层次。 解决难点的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七、教学资源 课件设计:大自然风格课件,版式设计美观。 用具设计: 1.图例:绘画作品。 2.教具:彩色笔、多媒体课件。 3.学具:彩色笔、卡纸。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评一致性设计 目标设计 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学案、作业设计 评价设计 1.素养目标:运用同类色组合与相似形重叠的手法表现茂密山林的空间层次。 2.审美目标:通过山林的绘画技巧的表现,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 3.情感目标:在探讨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问题情境设计: 视频中茂密山林给你什么感受。 2.哪些因素带给我们这些视觉感受? 3.如何在画面中表达? 2.学习单设计:探索山林的重叠,遮挡关系。 运用相似形重叠的手法表现山林的空间层次 运用同类色和相似形重叠的手法表现茂密的山林。 3.添画背景,注意山林造型美、色彩美、构图美。 1.运用相似形重叠的手法表现山林的空间层次 2.运用同类色组合表现山林的色彩 3.画面构图效果。 十、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美感 浸润 教师行为 学生状态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启 发 美 美的 导入 1.播放大自然的视频:你见过遮天蔽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走进“二十四节气”课件(共21张PPT)(2025-10-17)
2.冬去春来又一年 课件(共19张PPT)(2025-10-17)
第一单元《走进自然》单元教案(表格式)--2025--2026年湘教版小学《美术》新教材一年级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2025-10-16)
1.叶子的奥秘 课件(共20张PPT)1.(2025-10-17)
2.让节气文化“活”起来 课件(共20张PPT)(2025-10-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