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6285

第四章第三节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5-04-0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2241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四章,习题,课后,第二,必修,选择性
  • cover
第四章第三节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教材课后习题】 1.有4个容易混淆的名词:调制、调幅、调频、解调。请设计一个结构图来表明它们的关系,并说明调幅与调频的区别。 2.请向你的同学描述:调幅波(经调幅后的电磁波)图像的形状是怎样的?描述时,要求用到“载波”“音颜信号”这两个名词。 3.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用20.009 MHz和19.995 MHz的电磁波发送信号,求这两种电磁波的波长。 4.某同学自己绕制天线线圈,制作一个最简单的收音机,用来收听中波的无线电广播。他发现有一个频率最高的中波电台收不到,但可以接收其他中波电台。为了收到这个电台,他应该增加还是减少线圈的匝数?说明理由。 【定点变式训练】 5.实际发射无线电波的过程如图甲所示,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如图乙所示,人对着话筒说话时产生低频信号如图丙所示。则发射出去的电磁波图像应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为电视接收过程示意图,其工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解调———放大———调谐———显示 B.调谐———放大———解调———显示 C.调谐———解调———放大———显示 D.放大———调谐———解调———显示 7.下面甲、乙两图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过程示意图,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乙图是无线电波的接收过程 B.甲图是无线电波的接收过程,乙图是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 C.甲图中波形①到②的过程叫解调,乙图中③到④的过程叫调制 D.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波形是④,发射的无线电波波形是⑤ 8.收音机中的调谐电路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为L,要想接收波长为λ的电台信号,应把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调至(c为光速)( ) A. B. C. D.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见解析 解析:调制———把信号加在载波上,使载波随信号改变,这种技术叫作调制。 调幅———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这种调制叫作调幅。 调频———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这种调制叫作调频。 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作调谐。 解调———从高频调制信号中取出低频信号的过程叫作解调。 结构图如下: 2.答案:见解析 解析:调幅波是在载波波形的基础上叠加了音频信号,调幅波的形状是上下对称的,以低频的音频信号作为包络线,载波的高频信号被包含在低频信号的包络线中。 3.答案:14.993 m;15.004 m 解析:根据公式,有 4.答案:见解析 解析:频率较高的电台接收不到,是因为收音机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达不到接收信号的频率,不能产生电谐振,这就需要增大电路的固有频率。由可知,要增大f则应减小L,故应减少线圈的匝数。 5.答案:B 解析: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制。调制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调幅,即通过改变电磁波的振幅来实现信号加载;另一种是调频,即通过改变频率来实现信号加载,由各选项的图形可知,该调制波为调幅波,即发射信号的振幅随声音信号振幅的变化而变化,故选项B正确。 6.答案:C 解析:天线接收电磁波;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经高频放大后,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音频电信号,经检波器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故接收过程的顺序为调谐→解调→放大→显示。故选C。 7.答案:BC 解析:观察发现,甲图是接收电波后经过处理转化为声音的过程,乙图是将声音处理后转化为电波发射的过程,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甲图是无线电波的接收过程,①到②的过程叫解调,乙图是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乙图中③到④的过程叫调制,故选项C正确;波形③和波形⑤经过调制后,形成波形④,发射的无线电波波形是④,故选项D错误。 8.答案:D 解析:波长为λ的电台信号的频率为,又,解得,选项D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