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洞悉课后习题 【教材课后习题】 1.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在天文学上常用来作为长度单位,叫作天文单位,用来量度太阳系内天体与太阳的距离。(这只是个粗略的说法。在天文学中,“天文单位”有严格的定义,用符号AU表示。)已知火星公转的轨道半径是1.5AU,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火星公转的周期是多少个地球日?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如果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它在离地球最近的位置(近地点)和最远的位置(远地点),哪点的速度比较大? 3.在力学中,有的问题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探究它受的力,有的问题则是根据物体所受的力推测它的运动。这一节的讨论属于哪一种情况?你能从过去学过的内容或做过的练习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吗? 4.对于这三个等式来说,有的可以在实验室中验证,有的则不能,这个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规律是怎么得到的? 【定点变式训练】 5.在太阳系中,若火星轨道的半长轴为a,公转周期为T,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为火星与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任意三个面积,由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 B. C. D. 7.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B.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C.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D.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8.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速率小于在远日点速率 C.表达式,k与中心天体有关 D.表达式,T代表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9.约400年前,一位德国天文学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揭开了行星运动的奥秘。这位天文学家是( ) A.伽利略 B.第谷 C.牛顿 D.开普勒 10.在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关于对星体运动认识的叙述中符合现代认识观点的是( ) A.人们观测到太阳每天都要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 B.人们观测到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这说明太阳是静止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 C.开普勒通过对第谷大量观测数据的深入研究,得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的结论 D.人们认为天体的运动是神圣的,因此天体的运动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轨道处理,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即。 所以天天。 2.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卫星在近地点速度较大,在远地点速度较小。 3.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这一节的讨论属于根据物体的运动探究它受的力。前面学抛运动的研究属于根据物体的受力探究它的运动,而圆周运动的研究属于根据物体的运动探究它的受力。 4.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规律是开普勒第三定律,该规律是开普勒根据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研究发现的。 5.答案:D 解析: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也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即,则,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行星与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则有,故选D。 7.答案:D 解析:A.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也相等,但二者与太阳连线扫过面积不相等。故A错误; B.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故B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