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7609

人音版(2012)音乐四年级上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课 课件 (共26张PPT)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273186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音版,2012,音乐,四年级,上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cover
(课件网) 音乐道法融合 聚力铸魂育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课 说课人:xxx 2024年10月23日 目录 一、选题背景与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五、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六、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与选题背景 第一部分 选题背景 1.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选题背景 3.音乐本身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载体。 选题背景 4.学校优师名师赛课活动的背景下 指导思想 1.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相关要求为指导思想。 2.基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思想。 3.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指导思想。 4.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第二部分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歌唱祖国》为题,选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采一束鲜花》三首歌曲,集中地歌颂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表达了自己深厚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审美视角欣赏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领略祖国音乐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开阔其音乐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听觉,在音乐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学情分析 1.学生对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很熟悉,而且人人都会唱,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准确的包含感情的演唱。 2.小学道法课中有部分政治认同的内容,但学生对政治认同中的家国情怀不能深入人心,还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第三部分 教学目标 找到歌曲魅力所在,细品歌曲中“冲锋号”音调、三连音、弱起、附点节奏和重音记号等音乐语言,以及他们在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欣赏与鉴赏音乐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用轻松、自然、优美的音色,激昂深情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了解歌曲是如何诞生的,深入到时代的漩涡中去感受,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歌词内容,理解歌词中凝结着汇集着整个中华民族发自心底的呐喊:“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的聆听、欣赏与演唱,学生跟随节奏那铿锵有力的特点以及旋律中那带有明亮昂扬向上的气势,感受进行曲风格,体会那庄严雄壮的气势,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激发爱国热情。 审美感知 文化理解 艺术表现 掌握进行曲风格特点,同时了解歌曲情绪、节奏和旋律,能够用轻松、自然、优美的音色,激昂深情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细品歌曲中“冲锋号”音调、三连音、附点、弱起、重音记号五者之间的中和,以及他们在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欣赏与鉴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第四部分 教法 音乐教学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老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激趣诱导、引导感受和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学生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参与意识和群体意识。 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核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和享受音乐的乐趣。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渗透必要的音乐知识,为学生更好的欣赏、感受、表现音乐作理论上的储备。因此,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等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第五部分 教学过程 2.分析歌曲 4.课堂小结 1.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