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7904

第三单元 我为家园(教案)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479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单元,我为,家园,教案,2024-2025
    10 人人节约 教材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让学生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教材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使用场景,如用水、用电、用纸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节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资源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资源的稀缺性和节约的必要性缺乏深入理解。他们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实际体验来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节约的意义。 素养核心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资源,如水、电、纸、粮食等;了解这些资源的来源和用途;认识到资源是有限的,需要节约使用。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节约措施。 科学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节约资源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反对浪费的科学态度;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节约资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资源,了解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节约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资源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将节约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地球资源现状的视频,展示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森林砍伐等画面,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人人节约。 认识生活中的资源:展示一些水、电、纸、粮食等资源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资源在生活中的用途。教师讲解这些资源的来源,如水来自江河湖泊、地下水等,电通过发电站产生,纸由树木制成,粮食通过农民种植收获等,让学生了解资源的来之不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资源,以及它们的作用,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展示一些因资源浪费导致环境问题和生活不便的图片或案例,如干旱地区缺水、停电后的生活、森林减少导致的水土流失等,提问学生:“这些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如果我们不节约资源,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地球造成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教师总结并强调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节约资源,保护地球家园。 节约资源的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节约水、电、纸、粮食等资源,每个小组记录下讨论结果。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汇报,分享节约资源的方法,如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用洗菜水浇花等)、节约用电(离开房间随手关灯、合理设置空调温度等)、节约用纸(双面打印、用旧作业本背面写字等)、节约粮食(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不浪费等)。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展示一些有趣的节约资源小窍门,如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等,激发学生的节约兴趣。 节约资源实践活动:开展 “我是节约小能手”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节约行动,如关掉不必要的电器、整理纸张避免浪费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前后的变化,感受节约行动带来的效果。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开展一周的节约行动,记录每天的节约情况,如节约了多少水、电、纸张等,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常见资源?为什么要节约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节约资源?”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选择正确的节约资源行为)、填空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