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8086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复习与提高习题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含解析)

日期:2025-04-0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2496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必修,2019,生物学,3章,高一
  • cover
第3章 复习与提高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洞悉课后习题 【教材课后习题】 1.本章介绍的艾弗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去掉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外壳蛋白质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B.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 C.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D.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3.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同属于RNA病毒,都可以使烟草患病。将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后感染烟草叶片,使烟草患病,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能检测到TMV的RNA和蛋白质 B.能检测到HRV的RNA和蛋白质 C.能检测到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 D.能检测到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 4.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 A.DNA由4种碱基组成 B.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DNA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特点 D.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5.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当两种生物的DNA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部位,仍然是两条游离的单链(如下图所示)。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这是为什么? 6.科学家分析了多种生物DNA的碱基组成,一部分实验数据如以下两表所示。据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来源 人 1.56 1.43 1.00 1.00 1.0 鲱鱼 1.43 1.43 1.02 1.02 1.02 小麦 1.22 1.18 1.00 0.97 0.99 结核分枝杆菌 0.4 0.4 1.09 1.08 1.1 生物 猪 牛 器官 肝 脾 胰 肺 肾 胃 1.43 1.43 1.42 1.29 1.29 1.30 (1)不同生物的DNA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相同吗?这说明DNA具有什么特点 (2)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基本相同,这说明DNA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同生物的A、T之和与G、C之和的比值不一致,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3)除少数病毒外,所有生物的DNA都由4种相同的碱基组成,试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角度说明原因。 【定点变式训练】 7.下列有关肺炎链(双)球菌及其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S型肺炎链(双)球菌的DNA能够直接使小鼠患败血症 B.R型肺炎链(双)球菌可通过基因重组转化成S型肺炎链(双)球菌 C.S型肺炎链(双)球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 D.S型肺炎链(双)球菌的多糖不是使R型肺炎链(双)球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8.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为探究这两种物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赫尔希、蔡斯等人做了很多努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方法与用32P标记细菌的方法相同 B.让DNA的两条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增殖一代,子代噬菌体中有一半含32P C.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 D.噬菌体的DNA分子中,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连接 9.为研究R型肺炎双(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链)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 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 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10.如图表示T2噬菌体(双链DNA)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一和实验三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均不含放射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